来陕北,过把吃瘾(二)

家乡区县: 榆林市米脂县

荤食类

1.羊杂碎
榆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其中有绥德式的油旋、清涧的煎饼、镇川的干烙,、定边的养面饸饹等,特别值得品尝的是羊杂碎。  羊杂碎(也称羊杂烩),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得此名。羊杀后其内脏均以副产品处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称。
榆林自古以来以农牧业为主,牛羊成群,牛羊“下水”丰富。但是,早先榆林人并不吃羊杂碎,人们杀了羊后,羊肉留下,肠肠肚肚、头蹄杂碎都喂了狗。有一回,一家财主杀羊待客,羊杂碎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扔掉。长工觉得可惜,便送给一家穷人,穷人经过加工,烩制的羊杂碎香飘十里。从此,羊杂碎这道菜在榆林出现了。羊杂碎贵在杂和碎。因此,羊的头蹄下水,心肝肚肺都要。烩制之前,先将各部分内脏反复清洗,一副肠肚往往要洗上10多遍,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取出放人各味调料分别煮熟。出锅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小片、块、丝、条,再配些粉丝,杂拌人锅,温火熬烩。食用时,心肝血肺搭配均匀,配上羊脑子,添些鲜辣椒、鲜香菜、葱丝、姜粉、蒜瓣,五味俱全,香味扑鼻。 烩制羊杂碎的锅子里咕嘟地叫唤着,好像在招唤顾客。锅中的羊杂碎,形色繁多,肉质各异,汤鲜味美,吊人胃口。在气候偏冷的陕北,羊杂碎即可充饥,还可御冷逐寒,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小吃。
2.驴板肠
米脂风味小吃。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小吃一绝。
3.榆林大绘菜
冻豆腐,猪肉,土豆,粉条等,熬在一起。
4.陕北羊肉
陕北的羊肉,鲜香而少膻味。此菜选用羯羊肉,配以花椒,地椒,干辣椒、小茴香等十几种香料慢火炖制而成。成品汤清肉烂,最具滋补功效。
5.榆林拼三鲜
榆林名菜。将熟猪肉切成宽1公分的片、红烧红焖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条;用生肉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块。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入猪肉、丸子、酥肉块、粉皮、再配以虾米、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生姜米、胡椒面、韭黄、葱花、芫荽、盐、酱油、味精、菠菜等配料。此菜色泽鲜艳、醇香味浓,如在原料内加入羊肉、鸡肉谓之“拼三鲜”味道鲜美,香气袭人,乃榆林红白喜事及宴席的压轴大菜。
6.猪肉片翘板粉
五花猪肉片,干豆片,很宽的粉,炒在一起。
7.猪灌肠
把猪大肠洗净,切成长约40公分段,一头用线扎死;荞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少量水搓,搓匀后再加水继续搓,直到成糊状为止,然后加水稀释(也可用脱皮后的荞麦仁,加适量的水渗约10分左右,放在面板上用擀面杖压碎,放入盆中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再加少量水揉搓,后加水稀释,用箩过滤)备用。然后灌入备好的大肠内(灌半饱即可),用线扎口,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出锅冷却即可。将冷却的灌肠切片或丝,加入麻辣肝、蒜泥、辣椒油等佐料拌食。
8.驴肉盖米饭
里边是由驴肉、粉条、土豆烩在一起盖在米饭上面,故得此名,
9.软糜子炒面
横山风味小吃。在软糜子将要成熟时,将糜穗摘下,搓下糜粒,隔过半天放在锅内炒黄炒熟,然后放在碾子上舂去米糠。将净熟米加小茴香面,精盐磨成粉,用细罗罗出。吃时用开水加酥油,或加红糖、白糖、拌成软块吃,味道细软酥甜,清香可口,风味地道。
10.荞剁面
定边、靖边风味小吃。将荞面糁子面用水和匀,擀成二公分厚饼,用剁刀剁成韭叶宽的长条,边剁边入锅,煮熟捞碗内。麻油烧至八成热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内。再将酸菜汤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也可调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坚软细美、酸辣可口。
11.粉浆饭
榆林风味小吃。绿豆粉浆放在热处捂的略带酸味,入锅烧开,放入掏净的大米、黄米下入锅熬烂熟为止。吃时可加入做好的羊肉丁、豆腐,用盐淹好的芫荽、韭菜、老咸菜和调味品,食之光滑清淡,酸香味美。
12.油饼猪头
绥德小吃,千层油饼:用温水和面,揉面擀薄抹油酥面,卷为长条分剂,再拧团压扁擀饼拓上花纹,在炉鏊上先烙后烤而成。外脆内虚,层层可口,若乘热用刀沿边划口,填入凉拌猪头肉,名为“狮子大张口”,咬一口肥美解谗。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wjy1952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lijinjin1952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928944105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67324715.html

 

 

李进进(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