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是古太原县城所在地,农历二月二燃放焰火的历史悠久,据说是为祭祀创立“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相传西汉初刘恒在晋阳一带生活了近二十年,其间访贫问苦,使百姓休养生息赢得人民的爱戴,以致后来人们立庙祭祀。每年二月二在县城南门外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燃放烟花爆竹,一直流传至今。
南街焰火主要以老架火、高层塔火、牌楼火、地面各式花火组成,祈祷五谷熟、百姓富。老架火一般为12层,闰年为13层,当地百姓在各层彩绘具有丰富韵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增强节日的喜庆气氛。
3月9日是民间传统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晚8时8分,随着电子点火器的启动,晋源区“晋之源南街民间焰火晚会”正式开始!百发“庆典银尾开天雷”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随着这一阵炮响,天空顿时变成一个巨大的银幕,放映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接下来百米瀑布飞流直下,引得观众阵阵欢呼,不少人都从座位上站起来,欢呼声不绝于耳。“我是晋祠的,每年都要赶过来看焰火。”一位70岁的老大娘对记者说,言语还有些激动。原来晋源区南街在这一天放焰火的习俗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今年从二月初一开始,具有古太原特色的秧歌、舞龙、八音会、民间晋剧等就在晋源南街陆续上演。“快看!”随着一声孩子稚气的喊声,人们的视线都转向天空,只见一朵朵“牡丹”、“菊花”盛放在天空中,红的、绿的、紫的……格外好看。第二章欢乐篇刚一奏响,就引得一阵高潮,还未落幕,空中又出现几只“孔雀”在翩翩起舞。
人们还没来得及从刚才的精彩篇章中回味过来,紧接着第三幕和谐篇就开始了:500发“菊花”飘逸而上,300发“金扇子”金光璀璨,衬托着高空礼花绽放异彩。此时南街村自制的两座牌楼火也开始燃放,伴随着此景象,天空中出现了一盏盏“宫灯”,五颜六色悬浮于空,随后又徐徐落下,仿佛就在眼前,伸手可及。
闪烁着“南街的明天会更美好”字幕的焰火瀑布把整个晚会推向了高潮!晚8时41分,晚会的压轴戏老架火点燃了,点亮了整个天空。人群中,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统统上阵,人们争着把这美好的一幕记录下来。
33分钟的焰火晚会,引得上万名群众前来观看。附近居民家的房顶成了观礼台,放眼望去全是人。焰火晚会结束了,人群还久久不肯散去,都在回味着刚才精彩的瞬间。“今年的焰火好看、过瘾。”一位专门从晋中赶来的老夫妇说。南街村委会主任张二保告诉记者,2006年,南街村二月二民间焰火被列入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共投资近百万元,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