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的婚恋风俗

家乡区县: 甘肃省甘谷县

甘谷南接陇南,可鸟瞰巴蜀,东连北道清水,扼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作为关陇文化圈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甘谷的地域文化,由上古之伏羲文化,商周文化,羌氐文化,秦源文化,两汉后之儒、佛、道文化,构成了甘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富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主干,其中民俗文化最值得研究,最应该研究,民俗中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和文化经验,而其中关于人生三大幸事之一的婚恋风俗则形成了甘谷民俗中一大亮景。 甘谷一带的传统婚恋风俗,包括合八字、请媒人、相亲、订婚等形式,即使是自由恋爱、自许终生的青年男女,一般也要请媒人、订婚,很少有人不通过这些程序而自己去领结婚证的。
1 请媒人 无媒不成婚,媒人在传统婚恋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一般做媒的是男方或女方的亲戚朋友。也有热心人觉得某一男子和某一女子的年龄、低位、人品等条件般配,自己充当媒人,在男女双方之间游说、撮合,成人之美的。

2 合八字
传统婚姻中,请了媒人,要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写下来,用红纸包好,互相交换,叫换庚帖。交换后放在灶神或先祖牌位处,放置三天时间,以测吉凶顺逆。如果三天内家里未出现任何不吉利的事。表明婚事吉祥,否则,即为不吉利,往往告吹。 请阴阳先生破八字,如相合即进行下一项程序,如不合不得不去别处相求。直到现在仅按属相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属相中,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即所谓四大丁:“白马见青牛,鼠羊一担臭,鸡狗不抬头,乌猪怕的老猿猴。”属相相冲的人认为不宜成婚。相合的属相为:虎马狗;猪兔羊;蛇鸡牛;猴鼠龙,但只要不相冲即为上婚。 相冲相克者不宜成婚。据说相刑者成婚则更是大忌。所谓相刑是指:平时无事,但成婚要出大事。在属相中寅巳申相刑,戌未丑子卯相刑。 按属相,八字决定婚姻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迷信的一套,现代婚姻已基本无人再去合八字,真心相爱即为上婚。

3 相亲
相亲,是男女双方通过见面确定婚事的过程。古时候的相亲实质是相亲家,因为婚姻自主权不在男女双方当事人手中。从说亲事到订婚,男女双方不能见面,只能到洞房花烛夜时,才能揭去盖头,露出女方的真面目。随着婚姻自主程度的逐步提高,相亲逐渐成为男女当事人了解对方,以及决定是否缔结婚约的主要形式。

4 订婚
订婚,又叫定亲。是在说媒、相亲的基础上,男女双方当事人及其家人同意正式订立婚约而举行的仪式。订婚一般在女方家里举行,由男女双方及父母,以及重要亲友参加,以示隆重,并起公证婚约及向社会宣布婚约之作用。订婚时女方一般要举行宴会,并在祖先牌位前设香案,以祭告祖先在天之灵。订婚前,由媒人出面,将择定的订婚日期告知女方,讲究的人家还要写订婚喜报,其格式为大红金贴封面,书写“定婚大吉”,字数要成偶数。
订婚时,男女宾客要行聘礼。行聘礼,又叫彩礼,一般至少为四色随礼:粉条、猪肉、酒、菜。此外,衣服、用具、首饰等。
男方到女方家去时,带喜酒二瓶,用红头绳捆扎,进女方家后,要烧香、奠酒、叩头,给亲房送随礼、认亲,三叩九拜拜长辈。回去时,要在空酒瓶中装小米,插花,意为开花结果。 订婚日子要看男女属相相投的日子,例如女方属马,当天为子日,属相与日子相冲,则这一天不宜订婚,当另选日子。
5 择佳期
择佳期,要由阴阳先生择定吉日。有的更为讲究,便是连双方父母的生辰也要推算,不能有“伤”“克”才算吉日。现在农村结婚仍看日子,但已不像过去那样繁琐。

6 行聘礼

在结婚时,男方要向女方行聘礼,司马克《书仪》说:“将娶妇,先问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可见在古代已很讲究聘礼的厚薄。但甘谷地方贫瘠,崇尚俭朴,所以聘礼注重实用物品,一般人家以聘金及衣料鞋袜为主,富裕人家则侧重金银首饰,通常是八身至少四身衣服料子,八双或四双鞋袜,聘金若干。送聘金要有柬帖,因而又称为下帖。

7 办嫁妆
嫁妆是女方家为出嫁的姑娘准备陪嫁的各种物品。过去的嫁妆要亲自一针一线地缝制,从嫁妆上能看出姑娘的手巧还是手拙。为自己准备嫁妆的过程中,她们饱含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以及充分展示自己能力智慧的愿望。

8 迎新娘

迎新娘叫娶亲,要先择与女方属相相合的年轻人与媒人一起到女方家里迎娶新娘。去时要带彩礼和开箱钱,开箱钱的多少视女方陪嫁的东西价值而定,不超过其价值的三分之一。由媒人交给家长,再由女方母亲放到箱子里,作为今后女儿的私房钱,甘谷当地称为压箱钱,恐日后不便向婆家张口。
9 哭嫁
新娘在出嫁时要哭嫁,一般要从家里动身时哭起,哭出村庄,边哭边诉。

 10 上花轿
上轿,新娘子本能或故意要表现出对娘家的依依不舍,趔趄不前的情态。因而人们以新娘子上轿来形容办事拖拖拉拉或羞羞答答的情态。到了婆家,新娘子下轿也有一定仪式。下轿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一个属相相合的小伙子,从轿里扛到洞房。二是由红毯铺地,从轿门直到洞房,由相属合的平辈或长辈女性扶着走过红毯,进入洞房。现在迎亲已无人坐花轿,代之以汽车。

11 进门礼
新媳妇下轿后,鞭炮齐鸣。这时,带着镜子红筷子的新娘子由相属相合的人搀扶着跳过方斗。方斗中放五谷杂粮,意思是进门后吃五谷杂粮,不要嫌家贫;镜子、红筷子,意思是冲去身上的秽气。经过点燃的红蜡烛,意思是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然后再跳一盆火,意思是到夫家即便是火坑,再苦也要承受。再由新郎背入洞房,或由红地毯走进洞房。男方要给随同新娘来的弟弟或侄儿给钥匙钱,才能拿到陪嫁家具、箱子和其他家具的钥匙。

12 拜灶拜天地拜祖宗
旧时甘谷成婚仪式上,在新媳妇梳妆打扮后,便首先要去拜灶神。灶神是一家之主,媳妇过门之后又要天天做饭,所以拜灶神,认识他老人家让其多关照。拜了灶神后要到院子里拜天地,拜了天地又要到主房拜祖宗。从此,意味着成为夫家的正式成员,要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了。
现在的拜堂,是在筳宴上,司仪宣布婚礼开始,在乐曲和掌声中由新郎新娘三鞠躬:一向双方父母鞠躬,二向来宾鞠躬,三是夫妻互相鞠躬。然后筳宴正式开始,新郎新娘,逐席向来宾敬酒。
13 办喜筳
新婚大喜,大多数要大宴宾客。甘谷办喜筳在农村属“庄事”,全村几乎家家要出动。在正式迎亲数日前,要向村中家家逐户请客。客人多的,往往在结婚日前即开始招待客人。喜筳由于来客多,仅有房屋摆不了席,便在院子里搭喜棚,全部摆上桌椅。
喜宴特别讲究席谱的编排和菜名的寓意,一般要求菜肴成双成对,八道凉菜,十二道热菜,寓意十全十美。必须有一道八宝米饭,倒扣的米饭呈圆形,寓意团圆美满。最后由新娘子亲自端上一道甜醅银耳汤,或甜醅鸡蛋汤,寓意婚后甜甜蜜蜜。

14 闹洞房
在结婚的当天晚上,有新婚“三天不分大小”的说法,说笑话,点烟,敬酒,唱歌,让新郎新娘做各种动作,其目的是要让新娘难堪而取乐。闹洞房有闹的比较文雅的,虽淫词戏语,有不堪入耳的,但究竟无伤大雅,而有的毛头小子,趁此机遇,贪图便宜,动手动脚,做出非礼动作,就成恶俗了。晋朝葛洪在《抱扑子"疾谬》中说:“俗间有戏女之法,于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其为鄙黩,不可忍论。”可见此风俗由来之久。现在的甘谷人闹洞房,文雅的居多。也有闹得过分,酿成不欢而散结局的。

15 安房
闹洞房结束后,新郎新娘就寝前,要举行“安房”仪式。此俗为找两个与新郎新娘属相相合的长者,拿扫炕的扫帚,在婚床上边扫边撒各类干果和水果,同时口中念念有词,说些吉利的话,有的是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即兴自编自唱的。

新娘子娶到男方家里是“进门”,而回娘家是“回门”。一般情况下是新婚的第三天回门,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岳丈家以包饺子招待,意思是包生贵子。饭后,男的要立即回家。新娘的母亲、姐妹及新娘又到男方,男方设宴招待。

他们用墨守成规书写着婚姻。当一对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他们方懂“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抓在手中的幸福岂能荒废,当然要好好经营,让其茁壮成长。

丽丽12102667(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