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阮啸仙(一)

家乡区县: 河源市源城区

阮啸仙,广东河源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我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1] 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2]
五四运动校学生会主要负责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州地委书记并代粤区执委会书记, 1926年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农委书记、建立仁化县安岗苏维埃政府,被选为主席。出席过党的六大,当选中央委员,任中共赣南省委书记、赣南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2月,阮啸仙领导的赣南省委机关部队被敌围困, 3月6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8岁。

青年先锋

阮啸仙,1897年出生,广东省河源县人。1918年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
广东河源市阮啸仙故居
广东河源市阮啸仙故居(2张)
工业学校机械科。在校期间,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他与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组织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担任执行委员,参与领导广州地区的学生运动。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参加广东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党最早的50多名党员之一。阮啸仙先后在“洪事书屋”家塾,“闻啸轩’学堂和县城三江高等小学读书。在县城读书期间。深受学校进步教师、革命党人李歧山、黄镜仁等人的影响,阮佩仙的思想进步很快。1918年春考入广东甲种工业学校后,阮啸仙又照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接受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在陈独秀等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阮啸仙与周其鉴、刘尔崧、张善铭等一批进步青年学生结成好友,组建了“广东中等以上学生联合会”,领导“甲工”和其他学校学生,冲破学校禁锢,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洪流之中、1919年秋,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地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和领导人。1921年,经冯菊被介绍,阮啸仙参加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9月,阮啸仙从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毕业后,担任团广东区委书记,全力从事青年运动。受党组织的委派,阮啸仙和冯菊坡、周其鉴、刘尔崧等人在广州创办了“爱群通讯社”,社址设在惠福西路玉华坊。阮啸仙等人以通讯社记者的身份,经常深入到工厂、学校、农村和群众团体中“采访新闻”,进行革命宣传,秘密发展青年团员,动员广大青年起来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阮啸仙等人还经常以通讯社的名义出版发行《共产主义ABC》等油印小册子,扩大马列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
1923年6月,阮啸仙还与刘尔崧等人一起,广泛团结各阶层青年,在广州公开组织“广东新学生社”。作为团的外围组织,阮啸仙担任该社执行委员会书记。他经常为社刊(新学生祉)撰写文章,模露时弊。宣传革命思想,启发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新学生社”最初成立时,只有广州市内的一百多人,不到一年就发展到五六千人,人员遍及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成为青年运动的一股强大力量。同年8月,阮啸仙出席了在南京召开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1923年10月,军阀陈炯明、洪兆麟、杨坤如妄图反攻广州。广州大元帅府下令反击,孙中山亲临前线指挥,在东莞县县石龙圩一带与敌军作战、为鼓舞士气,阮啸仙组织了以新学生社社员和青年团员为核心的“青年慰问队”30多人到前线慰军。当时,盘踞在石龙附近的敌军,凭借沙包工事,封锁了交通要道。因战事频繁,铁路两旁仍有不少尸体未收殓,经烈日暴晒,恶臭难闻。慰问队队员大都是刚走出校门,未上过战场的青年,他们目睹此情此景,不敢向前。关键时刻,阮啸仙从队员手中夺过旗帜,毫无畏惧地走到队伍前头,率领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直往前线阵地上冲……敌军突然见阵地前面红旗招展,枪林弹雨中一支队伍狂风暴雨般直卷过来,以为是国民革命军的正规部队前来增援,一个个吓呆了,纷纷丢盔弃甲,四处仓皇逃窜。阮啸仙趁机率领慰劳队员,冲过了危险地带,来到了国民革命军的阵地。[1]
农运领袖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阮啸仙和谭平山、刘尔崧、冯菊坡四人代
阮啸仙(右)与澎湃
阮啸仙(右)与澎湃
表广东党组织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我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阮啸仙与到会多数代表积极支持这一正确主张。大会以后,阮啸仙以人个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并受共产党的委托,在广州地区协助孙中山做好改组国民党的准备工作,被任命为国民党临时区党部执委会常委。为搞好改组宣传工作,阮啸仙起草宣传大纲,组织演讲队,发动进步群众登记入党。他还积极协助委员会建立了会议制度,实行各种会议、决议执行情况检验报告等措施。孙中山对此很赏识,认为这是国民党未曾有过的好办法,值得提倡推广。不久,阮啸仙调任广东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这年冬天,阮啸仙和高恬波、董学增等人受党的委派,赴花公开展农民运动。阮啸仙到花县后,走村串户,足迹遍及全县各村。他首先团结教育了农村中的王福山、陈道周等,然后经过他们去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此外;他还经常利用石龙、平山等圩的圩日;上街公开揭露地主豪绅勾结贪官污吏、土匪恶霸剥削农民的罪行,号召农民组织起来与他们作斗争。当时,他正身患肺病,但毫不顾惜自己,仍废寝忘食地深入到各村庄做工作。每到一村,必与群众同吃同劳动,同时向农民讲解成立农会的宗旨,发动农民组织起来。
1924年10月19日,花县农民协会暨二区农民协会同时成立。阮啸仙代表省农民协会亲临指导,亲笔在会址五湖村王氏大家祠显承堂门旁书写了“坚忍卓绝为吾人本色,奋斗牺牲是我辈精神”的大对联,并在大会上讲了话。1925年春,阮啸仙受党组织的委派,赴顺德帮助建立农会。同年10月,农民运动改为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同时设立了区委农民运动委员会,阮啸仙任农委书记。为了集中力量从事农民运动,阮啸仙决定与国民党脱离关系。于是,他便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阮啸仙启事”,表示自动脱离国民党,专做农运工作。翌年春,阮啸仙与彭湃创办了广州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阮啸仙担任主任。该届农讲所所址在广州市东皋大道一号。在阮啸仙的主持下,农讲所共招收学员120多人。阮啸仙亲自给学员讲授《农民运动问题》等课。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农讲所教员,并介绍弟弟阮致中参加了第五届农讲所学习。因当时弟弟县薄体弱,过不惯农讲所艰苦的生活和紧张的军事训练,产生过畏难情绪。阮啸仙知道后,鼓励弟弟要好好锻炼,阮致中在他的教育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6年11月,中共中央设立农民运动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阮啸仙和彭湃等为委员,领导全国农民运动。[4]
秘密战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也在4月15日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阮啸仙成了南京国民党中央执监联席会议通缉的179名共产党主要干部之一。在这个险象环生的白色恐怖中,阮啸仙并没有被吓倒。他相信革命的高潮一定会到来,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当时,阮啸仙正在粤北农村开展农民运动,获悉广州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消息后,十分气愤。他拖着重病,不顾个人安危,秘密化装潜回广州,积极协助广州区委部署地下斗争工作,组织开展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经常废寝忘食,深更半夜才回家。
1928年1月,阮啸仙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粤北仁化县,配合广州起义组织武装暴动。此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退到粤北,并在仁化县作短期休整。在朱德、陈毅等的帮助和支持下,阮啸仙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仁化农民暴动,建立了仁化苏维埃政府,阮啸仙被推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他呕心沥血培养的仁化苏维埃红色政权巍然屹立了10个月之久,为大革命失败后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8年6月 18日至7月 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阮啸仙在以李立三为团长的带领下,与邓中夏、苏兆征、李富春等人作为广东代表团代表,参加了由翟秋白、周恩来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会上,阮啸仙就“六大”政治报告和农民与土地问题作了发言,对仁化农民武装暴动的斗争情况也作了详细的介绍。他的正确分析和结论,受到大会的重视,也引起了前来参加大会的苏联同志的极大兴趣。大会选举阮啸仙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尔后,阮啸仙奉命留在莫斯科,负责整理仁化苏维埃和海陆丰苏维埃的材料,系统地总结了苏维埃政权的经验教训,作为“六大”会议资料存入档案。
1929年,阮啸仙奉党中央之命,从莫斯科回国,旋即参加江苏省委的领导工作。翌年春,奉调党中央宣传部工作。不久,又调任中共北方局组织部长,辗转于天津、内蒙、辽宁、上海等地,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党的地下斗争,包括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同国民党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30年冬,阮啸仙赴沈阳指导中共满洲省委工作。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中共满洲省委遭到破坏,党的一批重要干部被捕。阮啸仙幸而走脱,只身潜回上海。不久,中共在上海的机关也遭到敌人破坏,阮啸仙因而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这年冬抱病外出寻访党中央机关。因体弱身衰,倒在路上,不省人事。幸遇路人帮忙,送入上海格路红十字医院,直至第二天才脱离危险。此时,他贫病交加,身无分文,阮啸仙写信给家乡亲友,请求给予救济,并表示要继续寻找党组织。直至第二年的年初,阮确他才与党中央取得联系,找到党组织,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阮啸仙在与党组织联系上后,立即又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1932年冬,阮啸仙奉调上海任全国互济总会救援部长,与总会会长邓中夏等人一起,积极参加救援革命人士的行动。互济会是在我党领导下的革命群众组织,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反对逮捕、屠杀革命进步人土,争取释放政治犯,援救被捕的革命同志和安置烈属等为主要任务。翌年春,互济总会会长邓中夏不幸被捕。阮啸仙与互济总会的左洪涛等人一起,想方设法,积极组织营救。阮啸仙还亲自冒险去找宋庆龄,请她协助援救邓中夏,终因无效,邓中夏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

潘嘉纳(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