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旬邑民间的远古传说中,有一位神奇而伟大的女性,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和赞颂,她就是神农后稷的母亲——姜嫄。
据史书记载,姜嫄为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是黄帝曾孙帝喾(kù)的元妃。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载:“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姜嫄如此神奇地怀孕,生下一个奇人——弃,即后稷,成为周部族的始祖。由此,这段神奇的传说千年不衰。
后人尊姜嫄为圣母,一是因她为后稷的母亲,孕育了一代奇人。《诗经?大雅?生民》中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因此,她同样是周人的始祖;二是因她造福人民,功德伟大。据传,古时的豳山(即石门山)岩壑崎岖,山溪环绕,瀑飞溅溅,林草繁茂,景色幽美。但若逢暴雨,则山洪汇聚,浊流滔滔,惊天动地。已经长大的后稷常在这里教民稼穑,引水灌田,但他的辛勤劳作常常被洪水破坏。姜嫄见此情景,十分心痛儿子的劳动成果,拔出头上的金簪,在河谷里划出一道道痕迹,使洪水有序流出,为百姓利用,这就是传说中姜嫄“金簪梳水”的故事。金簪划出的河道,就是今天的姜嫄河。千百年来,这条河奔流不息,为世世代代的人民浇灌着幸福。
时至20世纪中叶,人们在石门山中筑坝蓄水,建成人工湖,取名姜嫄湖。姜嫄湖象一面镜子镶嵌在万绿丛中,清澈、明净,为石门山增添了几分宁静和神秘。
人们不仅把姜嫄尊为圣母,而且将她奉为主宰婚姻或赐子之神。后人就在姜嫄河流经的山崖上雕像,左右配太姜、太任、太姒、邑姜四代先周贤妃雕像,善男信女,纷至沓来,焚香礼拜,乞求神佑,渐成习俗,姜嫄也被人们演化敬奉为送子娘娘。岁月更替,朝代变迁,千百年来,圣母庙香火不断。每逢农历三月初三,以祭祀姜嫄圣母为主的祈子庙会,仪式隆重,参拜者络绎不绝,蔚为壮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