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故居上下并列着7个穹形门楼,庄重而大方。四周皆苍松、翠竹、古榕和红棉,环境清幽。在中山书房中,陈列着他用过的针筒和听诊器。他虽当过总统,竟没有一件家具和摆设,房中仅有一张农家木床,一张旧桌
和两把木椅,这是他在遗嘱里所说的“一生不治家”的最好证明。孙中山曾在此室写过著名的《上李鸿章书》,和陆皓东等革命志士共商过革命大计。孙中山试制炸药时被炸裂的石门,至今仍存痕迹;他在庭院中所亲植的酸子树,仍在生长。今故居完全按原样陈列,故居前已辟为公园,故居旁另建孙中山纪念馆,收藏并陈列了许多珍贵文物,供人瞻仰。
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
绕着庭院。外表仿照西方建筑。楼房上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居屋内前后左右均有门通向街外,左旋右转,均可回到原来的起步点。正门上挂一副对联,曰:'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据传是楼宇落成后孙中山亲笔撰写的。庭院右边设有一口水井,水井的周围(约32平方米)是孙中山诞生时的旧房所在地。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生于此。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