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翻了几页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始终无法真正领悟到他对跑步的所想,也就作罢,不再看下去。且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他的成名作《挪威的森林》,也就转而去看这本书去了,“谈跑步”也就被搁置一旁。毕竟我也并没有同村上春树一样坚持跑步的经历,与我谈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只希望有同道中人可以在阅读其文字时引起共鸣。
昨天晚上随同学一起去操场跑步,一下子跑了5圈半,这是我大学以来最长的记录,但最大的感觉不是累,而是酣畅淋漓。戴上耳机,提起脚步,除了随着音乐不断地向前跑,其他什么都不用考虑。
从小到大我并不喜欢长跑,大抵也是因为身体素质不行,跑两圈便气喘吁吁,腹部也会隐隐作痛。还记得高一运动会兴致勃勃报了个400米赛跑,最后在终点前摔倒以最后一名结尾,我想我与长跑的缘分也就终结于此了。昨天也是,腹部的隐隐作痛一直想令我停下来,大脑不允许。
想想也是,这么多年来,好像从来没有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也从来没有突破自身极限,总是可以轻易妥协,一贯的纵容自己。经常有的状态拿跑步来比喻便是跑跑停停,停停跑跑,可是这次我想坚持下去。就这样,我又跑了第三圈,三圈结束,我又想既然跑了三圈,何不再跑一圈;又到原点,我又想好像还可以跑得动,再跑一圈吧,又跑了第五圈,就这样,我跑了5圈半。
我想起了阿甘,电影中阿甘跑步时这样想:“那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我决定出去跑一趟,所以我跑到路的尽头。当我到达那里,我想也许我能跑到城边,而当我到达那里,我想也许我能跑遍绿茵县;这时我想既然我跑了那么远,也许我可以跑遍亚拉巴马州。我就这么做了,我横越整个亚拉巴马···”我笑了,看了三四遍的电影,终于可以真正理解这一片段。我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为,只是想着我可以跑下去,于是我就一直向前跑。
在跑道上大口喘气时我想,生活正如这一圈圈的跑道,每日过着看似一样的生活,但每日的状态与感觉都不同,也许在某一天你想过放弃,也许在某一天你想加速急冲,但跑道依然在,生活依然在,跑下去是最好的选择。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长度,就像我一直在担忧不知何时就会突然离这世界而去,许是因为车祸,许是因为疾病。但我们可以在拥有的日子里选择自己到达过的长度,今天晚上我还真真切切地掌握着我的呼吸,我就可以尽我所能跑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们真的要离开时想必也不会有遗憾,我发挥了我最大的力量走到了最远的地方,看到了突破极限处的美丽。
村上春树谈他的作品:“我并非要在这里高谈阔论、振臂一呼,‘来呀!让我们每天跑步,永葆健康吧!’归根结底,这些都不过是思索片段,抑或自问自答——对我个人而言.坚持跑步究竟有何意味。仅此而已。”也终于是理解了。
写下这篇博文,一方面也不过是记录第一天跑步的思索片段,另一方面,也算是纪念跑步的第一天,希望想放弃的时候看看这篇博文,继续坚持下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