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林之旅

家乡区县: 洛阳市孟津县

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的白马寺东,它的前身是周代的成周城,曾做过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后,在成周城的旧址上广为扩建,使其极具规模。宏伟壮丽的东汉都城在封建建筑史上达到空前的水平,它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城市。

位于洛阳南郊七公里,相传为埋葬三国蜀汉名将关羽首级的地方。陈运和诗称“一代三国蜀汉的名将 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平生的事业终将被俘 倔强的性命止于东吴 內乱付出的代价是头颅 桃园结义的故事美千古 传闻归传闻,礼葬归礼葬 令世人折服的更有那《史书》 洛阳城南7公里处 只能算首级之墓 为了留下完整的仰慕 曹操敬雕其身连接以沉香木 埋在关林纯属一个永远的醒悟 峥嵘岁月也延伸过特长篇幅 并非述说像述说 不便告诉似吿诉”。关林占地百亩,殿宇廊庑150余间,古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狮子110多个,古柏800余株。建筑宏伟,环境幽雅。关林自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开始建庙植柏,清乾隆时加以扩建,如今已占地百亩,拥有殿宇廊庑150余间,古碑刻70余方,石坊4座,大小狮子110多个,古柏800余株。

关林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再加上歌山顶,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关林中的碑亭构筑奇巧,是典型的清代亭式建筑。千余年来,关公被视为忠义化身和道德榜样,受到广大民众的普遍敬仰,其‘忠义仁勇’精神更是蕴涵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关公由一位具有传统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演变成一尊世人敬仰的神灵。

1994年秋,应海外关庙人士及宗亲组织的要求,成功举办首届‘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关林管理委员会提供助祭服务。1997、1999年又成功举办了两届朝圣大典。自1999年起,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是洛阳民间文化活动的盛事,也是洛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大典期间中外游客云集,关林香火鼎盛,尤其是大批港台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人越洋跨海前来祭拜关帝,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几十个国家的外宾也专程前往参加大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关林热情接待这些祭拜团体和个人,庙内设大戏一台,以太牢之礼设置祭坛,关林广场举办民间传统娱神节目。许多香客还纷纷捐资,保护文物古迹。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的成功举办,成为联系客属,广交朋友,促进洛阳发展的桥梁。 2005年9月27日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将如期举行。

陈艺博(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