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的代言人——邓来祥

家乡区县: 泰安肥城市

      很多城市都有企业,而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有一个明智的老板,而我的家乡也有着这样优秀的企业家,也是城市经济的带头人。

      晶莹的钻石,离不开精心的打磨。鲜花和荣誉的背后,是付出的无数心血和汗水。2003年12月,邓来祥任米山水泥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后,面对改制初期设备老化,原燃材料供应紧张、产品市场下滑等重重困难,在上海汇功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他以超凡的管理才能和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团结带领公司干部员工锐意进取、科学创新,向管理要效益,靠改革求发展,外拓市场,内挖潜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按照《公司法》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把一个连续多年亏损、倒闭破产的地方国营企业带上了持续和谐发展的快车道,走出了一条由弱到强、规模扩张、跨越发展的成长之路。由改制前政府每年注入资金近千万元,到重组后生产经营恢复正常,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被市政府赞誉为“改制企业的典范”。

    以人为本,火红的赤子之心。邓来祥同志在工作中始终把廉洁自律、求实创新、不断发展放在首位,怀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具有过硬的管理素质、群众基础和领导威信。从事企业工作27年来,他从肥城市水泥厂财务科科长、总会计师、副厂长干起,又先后任肥城市塑料厂、磷铵厂、酿酒厂、造纸厂厂长等领导职务,始终坚持遵纪守法,从未拖欠过职工工资,做到了走一方、兴一方,被誉为肥城市企业界的常青树。

   邓来祥紧紧依靠全体员工,同舟共济,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金融危机中冲出一片新天地。不仅做到了不减员而提薪、公司全部承担的“五类保险金”及时足额上缴,员工工资比2008年提高23.7%,而且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分别增长10%和7%。在肥城市市属工业企业中,2009年度米山水泥上缴税收和地方财政贡献排名第二位,公司被评为“肥城市财政贡献先进企业、“泰安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邓来祥在社会公选的前提下也被肥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大桃乡功勋”荣誉称号。

    勇于开拓,强烈的发展之心。邓来祥深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创新,产品不断适应市场的过程。事业没有止境,决定了企业规模扩张也没有尽头。他心里装着一团火,一团熊熊燃烧的发展之火。自2004年以来,企业累计完成技改投资近3亿元,进行大小技改项目上百个,六年的技改建设投入超过了改制前35年的总和。特别是改制次年新上的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实现了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现代企业目标,跻身于全国水泥行业百强。为了进一步把水泥主业做大做强,邓来祥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和科学论证,决定加快建设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建立熟料生产基地,为肥城各水泥企业做好熟料供应保障,达到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清洁生产的目的。项目投产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产值10亿元、利税1.5亿元的规模,跻身于全国同行业五十强,成为鲁西南地区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同时支持汇功集团以合作的方式组建山西汇功昌靖水泥公司,兴建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生产线,为上市做准备。

    务实高效,科学的创新之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邓来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具有米山特色、适应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理论指导和行为指南。他全力构建和谐企业,把关心员工生活,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着力点,让员工尽可能多的分享企业发展成果。尤其是他倡导并践行的“利益共享、共创共赢”的以人为本的兴企理念,引起了公司上下的强烈共鸣,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向心力。他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在科学实施“双轮双轨” 式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和目标责任制,建立起先进的绩效考核流程,干部员工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完善有效具有特色的企业管理体系。改制六年多来,员工收入大幅度增长,每年递增15%以上,“五类保险金”公司全部承担,并足额及时上缴。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42名年轻员工成为中高层管理干部。

    践行责任,宽广的博爱之心。邓来祥多次在公司干部大会上提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党和政府的关爱,有良心的企业家、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能忘记回馈社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米山公司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在帮危扶贫、抗震救灾、扶老助残、捐资助教、打井修路、亮化城市、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米山公司总是积极响应,走在最前面,不讲任何条件的出钱出力。自改制以来,公司先后向企业周边村庄捐款捐物以及助残助教、慈善捐款捐物累计价值达300余万元。尤其是为汶川大地震捐款时,邓来祥参与了所有不同形式的捐款。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收到汶川小朋友寄来的答谢贺年卡时,邓来祥内心更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愉悦。

    精勤不倦,不懈的进取之心。优秀企业家总是把价值链变成产业链,拓宽发展,创造更大价值。在做好骨干产业稳定工作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经营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近几年,他又将触角延伸到房地产、机械加工、现代物流等行业,参与了肥城市湿地公园和“上海花苑”居民小区的建设,重组了子公司——肥城汇立机械厂。通过“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运作”,使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短短六年间,公司由单一的水泥生产迅速发展成为集水泥制造、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设备加工、物业管理、工贸物流等多门类、多产业于一体的集团化管理布局,企业走上了产业链条相互运作,产业接续相互支撑,产业规模相互促动的科学发展道路。

珑珑(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