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学校,我们待了四年,在那里,我们认识了他。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七年前乃至今天,我们一直都叫他老杨。
杨保忠老师出生于 1971 年,大学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 工作整整 21 年。在这 21 年的工作历程中,他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举 世瞩目的功绩,和千千万万个教师一样,他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奉献着 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也正是这平凡的工作,使他深深地体会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在从事教育工作的 20 年中,他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 沿,现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教学副校长工作。 “让每 一位学生在他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他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是他的自律信条。 在达旗五中工作期间,一直满负荷工作,2005 至 2007 曾连续 3 年代毕业 班语文课。2007 年调入达旗六中以后,又连续两年代毕业班语文课。担子再重, 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他就树立起“立志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远大目 标,处处以一名合格的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教育教学中,他认真的落实着学生是主体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原则,想 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 此,无论他的教学始终受到学生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 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 生心目中,他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谨而又不失仁 爱之心,公正公平而又不失灵活性。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他总是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每天早来晚走,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各项工作不仅顺利开展, 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光荣的称号:
2001 年 9 月获旗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2004 年 7 月获旗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2007 年 7 月获旗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2009 年月 7 获旗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在他的心目中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虽然他的教学任务很重,2005 年—2009 年连续五年代毕业班语文课,兼班主任工作,并担任学校教学管理工 作,但他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不仅把课备透,还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教 学方法,教学效果在全旗名列前茅。前几年,针对学生生源差、语文底子薄的现 状,从初一起,他便与同事一道搞起了“语文基础过关”,印制了“自我完善综 合自查表”,分别从“学习环节”、“每日计划”、“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对学 生学习进行全方位指导。进入初四,还要求学生进行“考后小结”,尽量避免学 生的失误,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除了搞好教学外,他特别注重以教研提高自己的水平。且也取得了一系列 成绩: 98 年 8 月他撰写的论文《浅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沟通与衔接》获市级论文 一等奖并发表在《伊盟教育》第三期。 99 年 9 月他撰写的论文《浅谈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因素和转化措施》获市级 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9 年 10 月获旗级教学能手的光荣称号。 2001 年 7 月他撰写的论文《朗读教学应贯彻教学始终》获湖南徐特立教研 所举办的全国中学教师春晖杯大赛一等奖并发表于《春晖艺谈》一书。 2002 年 3 月他撰写的论文《后进生转化的几点做法》编入《全国中学教师 素质教育论文集》一书。 2004 年 12 月他撰写的论文《新标准带来新理念》在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 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新概念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6 年 6 月他撰写的论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灵活处理教材》获第三届全国 优质教育成果二等奖。
今天,在写到这里的时候,猛然间发现,已经毕业这么久了,回头想想,依旧感谢他,老师,您现在还好吧,在外上学的我们,会一直牢记您对我们的好。谢谢您,老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