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地方群众向有唱山歌的习惯,传说源自刘三妹。清《肇庆府志》载:“刘三妹新兴人,生唐中宗时,年十二善歌,游戏得道,往来两粤溪峒间。解诸蛮语,与白鹤乡一少年登山而歌,人环视之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
新兴民歌种类很多,有县城山歌、天堂民歌、新娘歌、喃么歌、跳楼调、采茶调、盲公调、哭哀歌和顺口溜等。民歌源远流长,生活气息浓,语言形象,曲调流畅,内容多是反映下层社会生活、人民悲欢离合的事,民国期间,流传较广。
抗日战争期间,县民众教育馆集合民间艺人、各学校学生组织歌咏队,有时在县城召集群众开文娱晚会,以歌咏及曲艺宣传抗日救亡活动。建国后,县曾搜集整理民间歌谣,开展全县民歌、文艺汇演。1980年后,音乐活动日趋活跃。城镇设立“儿童小提琴班”、“牧童笛班”。一些机关、学校、工厂组织有成人歌咏队,丰富文娱生活。
县文化馆先后集体创作一些歌曲。顾剑民创作的《飞奔吧,新兴车站》获省创作奖。
曲艺优秀作品有《李连长认亲》(刊登在1982年8月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曲艺杂志)、《书记游园》、《寻牛记》、《手捧香荔话苦甜》、《画家》(相声)、《好猎手》(相声)、《伏虎》(快板)等。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6624968.html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liangxiuxian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angxiuxianlove
微博:http://weibo.com/u/5296295084#!/p/1005055296295084/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