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鸭梨,产于山东省阳信县。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誉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
营养价值
阳信鸭梨,含糖一般在10一13%,并含有果酸、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具有清肺、化痰、润早、利便之功效,对咳喘病、高血压等病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堪称果中佳品。据我国药典<本草从新>中说,鸭梨“性甘寒微酸”,具有“清心肺、利肠、止咳消痰、清喉降火,醒酒解毒”之功效。<本草纲目>把鸭梨的功能注定为:“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
深加工产品
阳信鸭梨
鸭梨深加工产业紧随而上,开发出了鸭梨汁、鸭梨醋等系列产品,鸭梨还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据统计,全县鸭梨深加工产品产值达8000万元,比单纯卖梨多收入1000多万元。
栽培历史
阳信鸭梨
阳信鸭梨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唐朝初期土生梨种就进入人工栽培,宋末明初开始园林生产和商品经营,并初具规模,明永乐年间“所栽梨树块块成行,果实累累,四方闻名”。清末民初,已有人“打洋梨”,指将阳信鸭梨肩挑车推送往登州(烟台)码头,然后运到东南亚一带。
目前阳信县鸭梨发展规模日益壮大,阳信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鸭梨之乡”,鸭梨已成为展示阳信形象的特色品牌和绿色名片。为进一步促进鸭梨产业发展,阳信正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提升阳信鸭梨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品牌效应。
一是稳定规模,调优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鸭梨品质,同时按照“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均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思路,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加大对低产低效梨园的改造力度,实现以鸭梨为主、多品种开发、系列化发展的多元化、优质化,努力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培育龙头,产业化发展。依托现有鸭梨醋、鸭梨系列饮品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做大鸭梨醋、鸭梨汁、醋饮等生产企业,研发新产品、培植新项目,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以产品品牌提升产业品牌,把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阳信鸭梨
三是扩大储运,搞活流通。发挥并扩大现有恒温库的储藏保鲜能力,引进先进的分级、包装流水线,实现产后处理现代化,并强化县内鸭梨批发市场建设,培育壮大流通队伍,扩大国内外市场,以储藏保鲜稳定鸭梨生产,以搞活流通抢占市场份额,以精品包装提高果品身价,拉长上市档期,拉开销售空间,努力实现内销三分之一、外销三分之一、深加工三分之一的奋斗目标。 四是抢抓机遇,发展生态旅游业。借助建设生态滨州的良好机遇和南接孙子园、北依碣石山、东靠航空城的地理优势,开发旅游新景点,形成“一季有花、三季有果”、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自然景观和“春天赏花、夏天观叶、秋天品梨、冬天望枝”的生态旅游新热线,依托鸭梨产业化发展打造“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阳信经济建设平台。
所获荣誉
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
1985年,阳信鸭梨夺得全国优质水果金杯奖,并在尔后的全国历次评比中,稳居梨系列第一名。
2007年8月阳信县向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申报阳信鸭梨为“中华名果”,经过层层筛选、考察,9月19日被正式命名为“中华名果”。
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
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地理标志商标名称:阳信鸭梨;注册号:3233659;商品类别或名称:鸭梨;注册人:山东阳信鸭梨研究所;地域范围:山东阳信县阳信镇、河流镇、劳店乡、水落坡乡、商店镇、翟王镇、洋湖乡、流坡坞乡、温店镇等9个乡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