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湘乡县绅许绶琮、陈舫仙等10人,在县人原新疆巡抚刘锦棠创议并捐银500余两的基础上,会商城乡绅董,次第捐资,筹建东山精舍。光绪十八年在知县陈吴萃支持下,择址东台山麓莲花屋场兴工建筑。后因刘锦棠去世,任事人互相推诿,工程中止。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1896年1月),经呈准巡抚部院继续修建,并拟于精舍设立算学、格致、方言、商务四斋,分科造士。学员以“算学为先”,各专一门,培养中西会通、明体达用的人才。定学额20名。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产。精舍枕山面野,有东西斋舍、讲堂等建筑,外围以171丈之长垣,并有学田854.2亩。后正式定名为“东山书院”,由书法家黄自元题写门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聘师聚徒授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书院改为东山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秋,毛泽东入该学堂戊班学习。毛泽覃、陈赓、谭政、萧三、易礼容等也先后就读于该校。今为东山学校校址,毛泽东题写校名。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清涟水之畔,巍巍东台之麓,繁花掩映之中,苍松翠柏之下,有一座既古色古香又现代典雅的建筑群,她就是名扬三湘四水、声振大江南北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者毛泽东同志母校,育才摇篮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东山学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