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区教育发展历史

家乡区县: 咸阳市秦都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创办第一所初级中学。
1949年5月18日,咸阳解放。5月21日咸阳县人民政府建立。县人民政府对原有学校予以接管、整顿,对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教育,开展师资培训,废除训育制度,取消公民课,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
1957年,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之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将一些教师错划为“右派”,教师队伍受到冲击。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由于受“浮夸风”的影响,教育盲目“大跃进”,同时由于“大炼钢铁”、“种高产田”,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1961年,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学校布局,缩短战线,提高质量。1964年,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创办耕读学校,厂校挂钩,出现多种办学形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师被批斗,教师队伍受到严重摧残,教育质量急剧下降。1977年12月高考制度恢复后,学校开始 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调整领导班子,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革教育结构,试办重点学校,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规。
1983年,全区普及了初等教育,学生入学率达97.23%;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和高等自学考试,都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至1990年,全区城乡有幼儿园24所,入园幼儿5430名;小学115所,在校学生24937人;初级中学13所,学生8364人;高级中学2所,学生2088人;职业技术学校2所;还有1所教师进修学校。共有教职工2871名(其中民办教师884名)。辖区内还有市办中学1所,小学1所,企、事业自办学校1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及3所高等院校。

niceACE(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