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上下九

家乡区县: 广州市越秀区

北京路、天河城相比,上下九最大的商业特色是骑楼、雕塑、老字号,构成了上下九的民俗风情。从第十甫到上九路,连绵千米的骑楼就在眼前展开,这些目前广州规模最大、仍在维持着商业繁华功能的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是南欧建筑特色与西关传统建筑风格结合的产物,装饰上还融入了北方满洲式装饰。

接近荔湾广场一带,一组组表现西关传统生活的雕塑多了起来,它们永远是游客镜头里的最爱,而这代表广州传统文化的雕塑亦能唤醒市民的传统广州情结。这些表现西关风情

的雕塑作品在2002年由万兆泉创作,“凉茶档”、“人桥”、“老车夫”、“门前倩影”,均栩栩如生。透过这些雕塑,二三十年代广州人的生活情景浮现眼前,西关情愫洋溢心间。

当你正徜徉于上下九时,一个头戴尖头竹扁帽、两颊涂红胭脂、身上背着“五彩大公鸡”的人物出现,他用唢呐模仿公鸡叫着“卖榄、卖榄”,那是卖鸡公榄的工作人员,是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为了保存鸡公榄文化,专门请人扮演的。他的出现犹如时光倒流,让我们追忆三四十年代的西关民俗风情。“有辣有唔辣 一蚊一包好滋味”,去过上下九的人回来谈起鸡公榄,都会记得这一句。

虽然,大多数人到上下九是冲着她的商业氛围而来,但有些人的兴趣却不在此,往路旁众多的小巷中一拐,又是另一番幽静的天地,那里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几乎每一条街、每一条巷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及深厚的历史。下九路的“文澜阁”,印证着昔日十三行富商组建的“文澜书院”的历史;湛露直街,是清同治年间的状元梁耀枢曾住过的地方。陶陶居历史上是粤剧艺人的聚所,曾以“西关古坛”、霜华小苑书画展驰名,这里群众的自娱自乐粤曲演唱“私伙局”,也颇具名气。十甫书店的荔湾雅苑书画展销厅、上演粤剧的平安戏院,更是这条步行街上的文化绿洲。[2]

503194497(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