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笋粄

家乡区县:

客家笋粄

什么是粄?粄就是客家菜中一款地道的主食(也说是小吃的),是粄类的统称。常见的有老鼠粄、笋粄、草粄、仙人粄等,这些都是客家人最钟爱的食物。

客家粄涵盖的种类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还有用木薯粉做,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品种有200款之多。地道的客家粄,首先选料要精,如优质米细细研磨成浆才能蒸出透明爽滑的米反皮,馅料用时鲜蔬果;然后制作也要精,做米粄用的米浆一定要细磨,一点也不能含糊。

客家笋粄的起源:

有关史料载:“在北方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即现在“包饺子”,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延成习,流传至今。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定居,他们也带来中原饮食习惯,逢年过节都要包“饺子”,但定居到南方,当地不产小麦,因而弄不到包饺子的面粉,聪明的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山芋、薯根制成淀粉作面皮,用当地盛产的竹笋、香菇以及肉料变通制成形似“饺子”的笋粄,而作为节日贺岁食品,这样,笋粄就形成久负盛名的客家小吃。

原料:

    田笋、米粉、木薯粉、香菇、瘦肉、木耳、豆干,香菜。

调料:

     姜末、蒜蓉、精盐、胡椒、香油。

做法:

1、先做笋粄的皮,用米粉、木薯粉兑用温度适中温水(冷水是做不出来的)搅拌和成面状,再擀成比饺子面皮般稍厚的粄皮;

2、将配料切成香菇丁、瘦肉碎、木耳段、豆干粒,经过温油炒香后待用;

3、再用粄皮像包饺子一样入馅包起来,进锅只需蒸约5分钟即可,蒸的时间长短也直接影响米粄的造型;

4、出锅后在笋粄上铺上蒜蓉和淋上香油,撒上香菜,滋味就完全出来了。

特色:

     蒸出来的粄皮是半透明的,咬一口下去,既有韧劲又滑潤,内里的馅料鲜爽,加上蒜蓉、香菜、调料的香味,非常特别。是客家人热情待客时下酒菜的上上之选,在节日时节,也是礼尚往来的主要礼品。

参考资料:http://www.meishichina.com/Eat/Nosh/201001/76226.html

               http://www.xdnyxx.com/anews.asp?n=123

Jessie(2014-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