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虾仁

家乡区县: 浙江省西湖区

龙井虾仁,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浙江杭州地方特色的汉族名菜。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在杭菜中堪称一绝。“龙井虾仁”选用活大河虾,配以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烹制,虾仁肉白、鲜嫩龙井虾仁,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

一、历史起源

茶叶入馔,古已有之。据唐《茶赋》载,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相传,清末安徽的厨师就已在用“雀舌”、“鹰爪”等茶叶去炒河虾仁了。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曾提及:“翁同龢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山家清供》里介绍的名菜)匹配。”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成菜虾仁白玉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致,滋味独特。杭州天外天菜馆是该菜的发源地。

二、风味特点

龙井虾仁素雅秀气,清鲜味美,很快便为江南食客所接受。此菜从上世纪20年代起就流行于杭州市井百姓间,而到了30年代时,常熟厨师的菜谱便将其收入了。1956年,在浙江省认定的36个杭州名菜中,龙井虾仁名列其中。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菜单上也有这道菜。

有人说,人们创制出“龙井虾仁”,可能受到宋代作过杭州地方官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一首词的启发。苏东坡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时,作的《望江南》中有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旧时,有寒食节不举火的风俗,节后举火称新火。这个时候采摘的茶叶,正是“明前”(寒食后二日是清明节),属龙井茶中的最佳品。人们从苏东坡的词联想到这个季节中的时鲜河虾,于是以新火烹制了“龙井虾仁”,经尝试味极鲜美,又突出表现了杭州的风味特色,遂从此保留流传下来。

龙井茶叶素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河虾(即青虾)被古人誉为“馔品所珍”,不仅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补肾、壮阳、解毒之功效。取用清明前的龙井新茶与时鲜的河虾烹制的“龙井虾仁”,色如翡翠白玉,透出诱人的清香,食之极为鲜嫩,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传统名菜。

“龙井虾仁”因选用杭州最佳的龙井茶叶烹制而著名。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山中,以龙井村狮子峰所产最佳,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据传此茶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又经精心改良,品质独树一帜。古人云“龙井茶真品,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味之淡然,似乎无味,过后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乃至味也”。清代时曾被列为向朝廷的贡品。当时安徽地区以“雀舌”、“鹰爪”之茶叶 嫩尖制作珍贵菜肴,杭州就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新茶配以鲜活河虾仁制作炒虾仁,取名“龙井虾仁”。其味鲜香可口,不久就成为杭州最著名的一道特色菜肴,并流传各地。

三、制作方法

原料:
“正宗”做法,虾仁要选鲜河虾,每斤100~120个头的比较合适。龙井茶素有“色绿、味甘、香郁、形美”四绝的美誉,是茶中名品。在清明节采摘的茶叶被称为“明前龙井”,尤为清香甘美,是茶中极品。

制作过程:
挤出虾肉洗净之后用盐、鸡蛋清和淀粉腌上入味。茶泡开之后留取茶叶和部分茶汤备用。先用温猪油滑开虾仁后捞出,再用葱炝锅,放虾仁、茶叶(带茶汤)、黄酒,迅速颠炒,勾芡出勺。
此菜原料简单,除茶叶之外什么都不能配。调料也很少,两三种而已,所以特别能突出活虾的鲜味和龙井茶叶的香味,是杭州菜龙井虾仁的代表作。此菜最忌淀粉过多炒成一锅糨子,全无清亮之感。

品尝要点:
这个菜讲究三条:菜形雅、虾仁嫩、茶叶香。
菜形:菜形雅致,颜色清淡,虾仁玉白,茶叶碧绿,芡汁清亮,体现出菜的档次。
虾仁:细嫩爽滑,鲜香适口。虾肉不糟不,略有咬劲。猪油滑炒,荤而不腻,是“荤中素”的名菜。
茶叶:味道清香甘美,口感鲜嫩,不涩不苦。

营养价值:
虾肉富含胶原蛋白、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绿茶 含多种维生素,并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等功能,是一道健康食品,很适合儿童和老人食用。

1、我的网络营销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panxinpeter

2、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6033845.html

3、我的网络营销词典主页:http://www.wm23.com/wiki/uc/87249.htm

潘鑫小同学(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