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人过的节日

节日

春节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风光

又叫“过年”,时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是关岭最隆重的节气,凡外出人都得赶回家团聚。一过腊月,城乡家家忙备购年货,买酒、割肉、打菜油、打米面、煮甜酒、做豆豉、炕腊肉、做香肠、捏血豆腐、打达尔粑。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早饭多吃汤圆、荷叶粑,晚饭仍备有丰盛的酒菜佳肴。民间有“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之说。[4]

清明节

在阳历四月初,是民间祭祀先人的日子。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是给亡坟祭扫添土立碑的日子。[4]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或端午,时为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屈原殉难的纪念日。这天,多数人家于大门两侧插挂香艾、菖蒲,用大蒜雄黄水喷撒墙壁、沟道以避邪气。人们都要吃棕子、饺子,饮雄黄酒。中午人们都喜欢穿新衣、买草药,出门游玩,俗称“游百病”。[4]

中元节

俗称“月半”,时为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传说为祖先灵魂回家探亲的时间。七月初一至十四、十五,各家在堂屋一侧悬挂祖宗牌,安设几案,置香烛、果品、麦芽,接“老祖公”回家供奉,每天香烛不断。到月半晚上,置备丰盛酒菜,祭供祖宗以后,将封写好的冥钱和纸印的“夫马神像”一起堆放于自家门口,点香烧化,再把香插于附近路边,以示送老祖宗回程。有的折纸船,点灯其中,放于沟河之中,顺水漂泊,谓之以“放河灯”。解放后,烧包作为一种迷信一度被禁止。80年代以后,七月半烧包在城乡兴起。[4]

中秋节

时值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八月十五”。这天农村有的人家要打粑粑,城乡住户多购备月饼糖食、干果瓜果之类。一等晚上,置食品于大门处祭供“月亮婆婆”,然后全家团聚边用果品边赏月。有儿童好事者,偷人家的南瓜在野外煮“老瓜稀饭”吃,说是偷瓜挨骂是吉利。[4]

ldl(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