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biangbiang面

家乡区县: 咸阳市渭城区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钻。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抅担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拼写口诀念完,一个天下独有、笔画最多、聚满霸气的biang字就诞生了。  biang字是一位落魄书生的杰作,这一杰作是在他被迫无奈的境况下灵机一动,悲愤满怀而创意出来的,这一创意不为别的只为了换一碗饭吃,更是为了摆脱当时的窘境。当时的情况大体如此,天宝年间,一位落第书生浪迹在咸阳的大街上,经过一家面馆时,突听得里面“biang——biang——”之声不绝,顿时饥肠辘辘,不由得踱将进去。只见面案师傅把一截截长条状面块儿抻住两头在案板上“biang——biang——”的连扯带摔,瞬间就扯成了裤带般长宽的面条,扔进沸腾的水锅里,又有一位师傅站在另一头把熟面条捞出来盛进大老碗里,然后撒上葱花和调料,再铺一层殷红的辣椒面儿,最后只听刺啦一声爆响,一勺冒热气的煎油泼在面和调料堆上,刹那间香气扑鼻,这一过程就像一只痒痒挠,一阵阵地抓挠这书生的肠胃,兴起之下他大叫一声:“好啊!店家来一碗!”这一顿世间第一美食吃得书生酣畅淋漓,宠辱皆忘,如入仙境一般。当店小二催着结账时,他顿时坠下云端,糟了,我哪来的钱呢?天呀,这不是有辱斯文么?书生就是书生,激动归激动,囊中空空干嘛要吃人家的面呢!偏又遇见一个生噌楞倔的咸阳娃,这娃也太过分了,任他说破天就是不饶他,书生情急之下就拿面条说事了,他追问小二面条何名?小二说biangbiang面。他问咋写。娃说有音没字。他说我若写出字来,这碗面就算润笔了,可否?娃说你写。心想这世间哪来这个字呢,看你能写出个啥字来。书生满腹心酸,一腔惆怅;寒窗苦读,功不成,名不就,众目睽睽下,落到赖账这般田地,天理不公啊!他一急,心里骂皇上:“什么‘日月当空照’?民间疾苦,豺狼当道;我秀才寒窗苦读,就因无钱无人,打不通关节,获不得功名……日月何照之有!罢罢罢,你皇上能造字,我秀才何尝不能?”秀才一声大喝:“笔墨伺候!”只见他笔走龙蛇,且一面写一面歌道:“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逛咸阳。”一个biang字,写尽了山川地理,世态炎凉。书生写罢掷笔,满堂喝彩。“关中八大怪”中的第一怪是“面条像腰带”。

这第一怪的关键就在于形怪音怪字更怪!形状奇特、有音无字、笔画最多,堪称汉字之最。一声biang就把老陕直率坦荡,一口唾沫一个坑的脾性暴露无遗。这长宽如同腰带的面条就是极具咸阳乡土特色的河水biangbiang。那筋而穰、宽又长、辣而香、嫽又爽的一老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谁见了都会垂涎三尺,啥时想起啥时馋,这一馋就饥肠辘辘得饥饿难耐,恨不得立刻咥一碗可口耐饥的biangbiang面,这biangbiang面就是老陕的命根子,也是老陕的精神头,更是老陕不舍家的主因。

刘三石(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