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尽管市名含有祈求淮水安澜的意思,尽管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总体上说淮安市是一个水资源较为贫乏的地区。全市水资源具有“人均占用量少,过境水丰富,利用率较低”等特点。
全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21.55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966毫米,降水总量96.84亿立方米。降水虽较为丰富,但存在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和与上游来水同步等特点,加之平原拦蓄条件差,河湖调蓄能力有限,致使大部分地表径流被白白排放掉。全市过境水资源量较多。过境水主要是利用洪泽湖放水和抽引江水。洪泽湖是淮安市的生命之湖,湖泊水量补给丰沛,且又是一个过水型湖泊,多年平均出湖水量达330亿立方米。全市每年抽引江水而利用的水资源数量约为10亿立方米~20亿立方米,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投人使用,这部分过境水量将大幅增加。
淮安市地下水资源贮量丰富。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层。平水年全市降水补给潜水的水量为15.08亿立方米,一般干早年为12.83亿立方米,特殊干旱年为8.16亿立方米,潜水调节资源量为8.53亿立方米。全市深层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5.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淮安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能源矿产资源有金湖县、洪泽县的石油和天然气,洪泽县老子山的地热。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有盱眙县的凹凸棒石粘土、玄武岩、白云岩;淮安区、清浦区、淮阴区的岩盐;洪泽县、淮阴区的芒硝等。其中,盱眙县凹凸棒石粘土探明储量2.72亿吨,远景储量达5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5%~70%,占全球总储量的近50%;岩盐资源探明储量1350亿吨(不包括洪泽湖底),居世界首位,且品位高、埋藏浅、品质优,盐层厚度达100米~200米,卤水浓度在300克/立升~320克/立升之间,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淮安拥有华东最大的无水芒硝矿,已探明芒硝储量达20亿吨。
【森林资源】
淮安市的平原绿化,林业资源总量及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先进行列,在江苏省排名第三,其中森林覆盖率18.2%,高于全国1.6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64个百分点。到2010年底,全市实有林地面积216377公顷,农田林网10444公顷,林网化率95.9%,四旁植树1.1亿株。淮安市的林业资源以人工林为主,兼有天然林,树种资源比较丰富,有木本植物79科,179属410种,其中乔木328种,灌木65种,藤木17种,约有172种人工栽培种。
盱眙县境内西南丘陵山区是淮安市天然次生林分。该县1985年组织的普查显示,共有木本植物234种(含变种),其中栽培种60种,隶属于34科146属,其中裸子植物22种,被子植物212种。分布较广,较具有代表性的大科有:裸子植物的松科3属5种;柏科7属11种;被子植物的蔷薇科12属31种;蝶形花科8属12种;杨柳科2属11种;木樨科7属10种;壳斗科2属6种;榆科4属7种,以及竹亚科4属12种。调查还发现江苏公布新记录的三个树种:漆树、毛叶欧李、迎春花。该次生林全是建国后封育而成。绝大部分在丘陵下部谷地及其侧山腰。这些地方几乎遍布裸露的乱石,藤棘丛生,交通极为不便,形成了天然保护区,因而保留了较为繁多的树种资源和其他植物资源。
全市主要栽培树种有:杨树、泡桐、柳树、水杉、刺槐、马尾松、黑松、板栗、毛竹等;珍稀树种有黄檀、黄连木、野核桃、红脉钓樟、山胡椒、漆树、毛棣、毛叶欧李、迎春花、羽叶泡花树等。
【野生动物资源】
淮安市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生存,市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以鸟类居多。目前,全市野生动物有鸟类321种,经济鱼类83种,爬行动物48种,哺乳动物4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43种。
据1987年鸟类普查统计,全市鸟类资源有125种,隶属15目38科。生态类群有陆禽、游禽、鸣禽、猛禽、攀禽、涉禽。生态分布有森林灌丛环境鸟类、水环境鸟类、农田鸟类、居民点鸟类四大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黑鹤4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虎鼻天鹅、鸳鸯等,三级保护动物有大鸭、灰鹤及分布在全市的猛禽所有种。江苏省重点保护鸟类鸿雁、灰雁、鹤鹑、黑嘴鸥、鹰头杜鹃、回声杜鹃、大杜鹃、戴胜、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星头啄木鸟、喜鹊、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灰喜鹊、黑枕黄鹅、画眉等。在1992年—1993年蛇类资源普查中,淮安市发现蛇类资源10种,分属2科5属。其中腹科1种,游蛇科9种,属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即赤链蛇、黑眉锦蛇、棕黑锦蛇、乌梢蛇、腹蛇。兽纲、两栖纲可能分布有貉、猪灌、赤狐、黄鼬、松鼠、东方铃蟾、东方蝾螈、棘胸蛙、黑斑侧褶蛙、金线侧摺蛙及爬行纲龟类,它们都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果树资源】
淮安市过渡性、季风性气候特点适宜果树生长,淮安市的果树栽培历史也很悠久,据明清地方志记载,当时民间栽培的果树有桃、杏、梨、李、柰、枣、梅、葡萄、樱桃、石榴、酸枣、沙果、银杏、核桃等14种,其中枣、梨产量可观。经过多年的引进和辛勤培育,如今淮安市的果树资源有9科14属33种。即:蔷薇科(桃属、杏属、梨属、樱桃属、苹果属、梨属)、鼠李科(枣属)、柿树科(柿属)、石榴科(石榴属)、葡萄科(葡萄属)、山毛棒科(栗属)、胡桃科(胡桃属)、银杏科(银杏属)、桑科(榕属)。其中,栽培果树品种资源8科10属22种,砧木及野生资源2科6属11种。
栽培面积较大的有苹果、梨、桃、板栗,成片种植的还有银杏、石榴、草莓、无花果、葡萄,山植、李、杏、柿、枣等为零星种植。
【中药材资源】
淮安市的盱眙县由于有丘陵山区,气候适宜,因此全市的中药材资源,特别是野生中药材资源较集中地分布于该县,是淮安市惟一的野生药材天然宝库。该县进行的专项普查显示:全县中药材品种资源579种,其中植物类549种,动物类30种,总蕴藏量2.6万吨,每年收购300多个品种5000多吨,省内名列前茅,有些远销东南亚。其中蜈蚣、灵芝等稀有珍贵,桔梗、金银花、白头翁等独居特色,百部、佩兰、夏枯草、野马追等蕴藏丰富。从品种看野生的占94%,从蕴藏量看野生的占99.5%以上。按照分类,名贵药材有:蜈蚣、白头翁、夏枯草、猫爪草、柴胡、百部等20余种;大宗药材有:野马追、益母草、野菊花、苦参等40余种;引种栽培药材有:杜仲、红花、白芍、生地、银花、太子参等10余种;家种药材有:山药、板兰根、川夸、紫苑、紫苏、薄荷等20余种;家野兼有药材有:桔梗、丹参、芡实、泽兰、佩兰(都梁香草)等10余种;普查新发现的品种有:知母、土栾儿、小叶锦鸡儿、石见穿、透茎冷水花、白棠子、苦树、乌板树共8种。
盱眙蜈蚣早在春秋时即享有盛名,其蕴藏量与收购量均居江苏首位,且以质优量多畅销国内外,被誉为盱眙“山宝”。以野马追为原料制成的野马追糖浆是止咳消喘良药,曾获江苏省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和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大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