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株桃花“桃”鸿运

家乡区县: 佛山市顺德区

 

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喜欢买得一枝春欲放,插上桃花便过年。因而人们都喜欢买桃花,一来期盼来年大展宏图,二来希望来年弄个桃花运。不过,“桃”与前途的“途”、“宏图”的“图”只是人们同音取义,别寄幽怀而已,与实质无关。

不过,珠三角一带的人们喜欢买花,实源于古俗,即花神父母崇拜。史书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辞: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盖取诗桃花之意,诗以桃李二物,兴男女二人。可见,最早的本意源出于此,即上古时代人们从花中看到生命的结合与演化,由此联想到家庭与家族的兴盛与发展,后渐转化为普泛接受的民间风俗,但在演化过程中人们渐渐忘却其民俗本意,并不断增添各种更符合本身需求的世俗寓意,构成喧闹非凡的花市民俗。不过,在现代婚姻习俗中,新郎手捧鲜花迎接新娘倒是这一古风的现代遗存。

花市源于何时,实难考究,但几十年前的顺德诗人黎六禾倒有首词写得生动:彩幡如画,撩乱著吟鞭。香鬓闹蛾灯,火畔佳期准。可见当时彩旗飞扬,明丽如画,闺中秀女,结伴出游,热闹拥挤。花市上蝶舞蜂飞,佳人笑指春花,令望美人兮一方的词人也寄幽恨在袖中,“添得几许新诗本”。可惜他笔墨吝惜,戛然而止,让后人难以多睹当时花街盛况,只好在他的惊鸿一瞥中作无限想象。

水仙会与蟹爪水仙

昔日顺德春节前有盛极一时的水仙花会。清代民国时期,“每年正月,邑人好出会景。大良有鱼灯会、水仙会。陈村有大会,十年一举行”。当时不少闲余而富雅趣的家庭都喜欢精心挑选精品参赛。自然,“蟹爪水仙”最引人注目,因“蟹爪水仙为闺中雅制,春前腊后,斗巧正奇”。

水仙花一直是士大夫和普通民众都钟爱的新春雅物。清代诗人黎简就多有吟咏水仙诗篇,而闺中女子妙思巧手,会心剪裁,自引得人文雅士浮想难遏,下笔难免绮思翩翩。如“微波生尘隐行迹,白石青螺昆刀切”、“快铅镂冰叶”、“谁肖霜螯刻玉葩”。

清末顺德多有水仙雅会。在一份清代的水仙会征诗活动中,我们仍可看到当时盛况。入选水仙,名称不同,如湘妃、洛神等,品种则有单瓣水仙、千叶水仙、红花水仙、蟹爪水仙等,其中,“盈盈玉质步中流,瓣密花香世罕俦”的单瓣水仙“酷似秦姬居玉府”,而“江妃解佩醉流霞”的红花水仙最为稀罕,因“双颊酒痕犹带赤”,被人们称为“讁作人间第一花”。不过,“艳冶风姿幻化成”的蟹爪水仙仍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花中仙子。

文人雅士看到这些妙手天成的水仙品种,他们的笔墨也每每更精妙传神:“画阑弄巧,玲珑香爪香肌嫩”,“藐姑长爪拆春芽”,“幻来女螺衣是叶,笑琴高鲤浪生花”。

这一百多年前的水仙会盛况,虽一去难返,但仍能从泛黄的古书和跳跃的笔墨中隐隐触摸到昔日新春里的生命气息和那份久盼的难遏喜悦。

苏小苏(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