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雨阴晴,人们适时播种,往往能避逆趋吉,事半功倍,因为有天相助。
农耕时代,不少谚语都是千金难赎的耕作经验,如“正月种竹,二月种木”。温暖多雨的新春时分极宜翠竹出笋抽叶,茁壮成长,而树木也得有润土滋养,自然根深芽壮,前人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这个道理。至于“正姜二芋三薯四葛”,无疑成为简练的播种要诀,而“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莫种豆”,则说明清明后雨水渐减,豆苗缺乏定根春水,不易发芽抽根,因而,前人提醒后来者“春争日,秋争时”。
一日一时不同样,正如采茶清明谷雨前后,价格判若云泥。虽赶时争分,但经验丰富的老农却晓得轻重缓急,因为他们知道,各种豆瓜物性不一,应因才施肥,才能收成满仓。所谓“阴姜晒芋”、“勤瓜懒豆”、“松薯密葛”、“干兰湿菊” 等,所有这些植种技巧,都要言不烦,一句到位,其实是一代代农人积累修改,完善提炼的农业耕作精粹,现在我们终于明白小时候看到瓜农总是蹲在瓜棚下捕虫施肥,而田埂上的黄豆绿豆则无人打理,任其疯长横生,原来妙理在此。
前人有句谚语印象颇深:想食瓜,断横丫。乍看莫名其妙,再想妙不可言。瓜秧渐长,互争养分,只要掐断横枝,才能养足水充,瓜甜身壮。此外,“疏姜大肉,疏禾大谷”,也让人想起当年密植禾稻,谎报丰年的岁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