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隶属平顶山市,总面积722平方公里,辖8镇4乡1办事处1林站,327个行政村,总人口51.7万人(2013年)。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因境内矿藏丰富,宝货兴发,物宝源丰,奉敕赐名宝丰县。[1]
宝丰县是“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河南省八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同时还是“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1]
宝丰县境内有观音文化发源地香山寺、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办地、诺贝尔奖获得者崔琦教授故居、刘邓大军“宝丰会议”旧址名胜和革命历史纪念地。宝丰马街书会延续700余年,被世界吉尼斯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民间魔术更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成功登上2013年央视春晚。[1]
中文名称宝丰县
外文名称BaoFeng County
别 名观音故里、父城;
行政区类别县级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平顶山
下辖地区城关镇、周庄镇、闹店镇、石桥镇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375
邮政区码467400
地理位置河南省中西部
面 积722平方公里
人 口51.7万人(2013年)
方 言中原官话-项漯片
气候条件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
机 场平顶山机场
火车站平顶山西站
车牌代码豫D
城市名片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魔术之乡
民间特色马街书会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 位置▪ 地形▪ 气候4自然资源
▪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5经济
▪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6交通
▪ 铁路▪ 公路▪ 客运7社会
▪ 教育▪ 医疗▪ 文化
8民族宗教
9政治
10特产
11名人
▪ 古代▪ 现代
1历史沿革编辑
宝丰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
劳作生息。
商周时为应国属地,春秋初属郑,后属楚,战国初期属韩。
秦置父城县,汉因之。隋、唐时先后为汝南县、滍阳县、武兴县、龙兴县。
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因当时县境内有白酒酿造、汝官瓷烧制,冶铁工场等,物宝源丰,宝货兴发,奉敕赐名“宝丰县”。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曾改宝丰为宝州,清初复名宝丰至今。
民国初年宝丰县属汝州直隶。
1913年,属河洛道。
1927年,属河南省行政督查区。
1933年,属河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7年,属豫陕鄂解放区第五专区。
1948年,属豫西解放区第五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宝丰县属河南省许昌专区。
1960年,撤销县制,原辖行政区域归平顶山管辖。
1961年,恢复县制仍属许昌专区。
1983年至2014年,属平顶山市市辖县。[2]
2行政区划编辑
宝丰县辖8个镇、4个乡、1个办事处: 城关镇、周庄镇、闹店镇、杨庄镇、张八桥镇、大营镇、商酒务镇、石桥镇,李庄乡、赵庄乡、肖旗乡、前营乡,铁路办事处。宝丰县共有村(街、居)委会325个,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3]
3地理环境编辑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位置
宝丰县地处北纬33°47′~34°02′,东经112°43′~113°18′。位于河南省
中西部外方山东麓,北依汝河,南临沙河。东和东南与平顶山市郊区接壤,南和西南与鲁山县、平顶山市区及石龙区相连,西北与汝州市交界,北和东北与郏县毗邻。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27公里,总面积72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7平方公里。[4]
地形
宝丰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山峰为宝丰与鲁山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740米,东部最高山峰为擂鼓台,海拔505米,最低处是东部闹店镇的洪寺营村,海拔98米。东、西部多山,中部平原与丘陵相间。境内有山峰85个。[4]
气候
宝丰县地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以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温气爽,冬寒少雪为特征。年平均气温14.5。C,降水量769.6毫米,日照2183.7小时,无霜期215天。境区地处豫西山地与黄淮平原两大地貌过渡地带,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