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是中山历史文脉的岭南文化名镇、珠三角著名侨乡重镇、中山市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大镇、全国知名的生态名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心镇(县级),在中山市经济、人口、交通、城市建设规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山市南部重镇。
三乡镇位于中山市南部,地处山区与冲积平原中间,山丘环列。白水林山在镇东南,主峰海拔473米。毗邻珠海,105国道贯穿全镇,辖12个村委会,2个社区居委会。
镇内常住人口3.7万,流动人口22万多,港澳台海外同胞6万多。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三乡已成为工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商品服务业迅猛发展的1951年以来,设区、乡、公社时,多以三乡为名
1963年初,撤销三乡区,改设三乡公社,驻平岚
1983年11月,农村实行政社分设,设立三乡区(区公所)取代原来的三乡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圩仔镇
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83)国函269号文件批准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
1984年02月,设立三乡区,驻圩仔镇1986年12月,撤销三乡区,建立三乡镇,驻环镇路
1988年01月0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1988)6号文件批准中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香山置县前属东莞县文顺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置县后属丰乐乡谷
中心街道
中心街道
字都。清道光初年属谷都。光绪初年属谷镇。宣统二年(1910年)属五区(1930年五区改称南乡区,翌年复称五区)。
1951年11月,属上五区
1953年,称二区(含今神湾镇),1957年划出神湾改称三乡乡
1958年,环城、神湾、板芙和珠海市的前山并入,称三乡公社
1959年,析出环城、前山
1961年,称三乡区
1963年初,撤销三乡区,改设三乡公社,同时析出神湾、板芙。
1974年08月,三乡公社分出五桂山建设指挥部(公社级)
1983年初,撤销三乡公社,改设三乡区
1986年12月,撤三乡区,建立三乡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