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村“伐马角”取雨原始崇拜文化遗存

家乡区县: 西安市户县

大良村是位于我县东南方向与长安区郭村毗邻的一个古老村庄,南依太平河古道,有水地500余亩,种植水稻,也种植生姜、莲藕; 村子东、西、北三面有旱地3000多亩,种植小麦、玉米,也种植豆类瓜果。现有村民3400余口,分解、马、贾、冯、岳、孙、刘、张、王、赵、李、纪、崔等诸姓,以解、马、贾、冯四姓人口为最多。从村庄的人口数量及历史久远来比较,大良村是户县地面为数不多的几个文明古村之一。村名碑上记述该村的村名来源于居住地所在的土梁,草堂寺明代万历十九年所铸大铁钟上所铸大良村的村名即写为“大梁村”; 近年来翻阅资料,查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民国年间在户县(疑为宋村、大良村一带)出土的秦代地契“瓦书”,其文字言: 秦惠文王四年,周显王派卿大夫辰给秦国送来了祭祀过文王、武王宗庙的胙肉,当年冬十一月的一天,大良造庶长游发出命令,割取杜县从丰丘到潏水的一段土地,来作为右庶长蜀的宗邑。大良村北侧旧时有占地1.2亩、高达10多米的连体古冢,疑即大良造右庶长“蜀”的墓冢; 大良村西侧宋村学校操场上个世纪50年代出土的春秋时代的车马坑,猜测其也当与这位“大良造”右庶长“蜀”的宗邑有关, 这里村名应当是该右庶长宗邑名称的延续。

大良村旧时有古城,高两丈余,是村民预防兵患匪患的城防设施, 东、南、西、北四面均有城楼, 楼下为城门洞,可供硬毂轮大车出入; 城门洞里有门,城门关闭,则村子安全; 东、西城楼外各约300米处另筑哨楼,是御敌的前哨。哨楼上旧时供奉着神像, 东哨楼上为财神、魁星; 西哨楼上为大太白伯夷、二太白叔齐、三太白李白(另一说为李浑)。另外,村民旧时信奉的崇山大王、黑龙大王、开山大王、巡池大王、白马将军、都统杨四将军、太尉、清水童子、白鹤童子九位“马角”牌位也供奉在西哨楼上。其南城楼上供奉火神,西城楼上供奉文昌帝君和药王。

大良村旧时村民信仰属多神崇拜, 旧时专门供奉神像的庙宇还有: 关帝庙,一间一进,在村中什字,供台上敬奉关羽,台下两侧分别站立关平、周仓; 华佗庙在岳家巷东头,一间一檐,内奉华佗塑像; 菩萨庙在东城门内路北,三间两进,后殿坐观音、普贤、文殊。阎君庙在村子北门外,前殿一间,面朝前坐送子菩萨,面朝后站韦驮; 后殿三间,正中供奉地藏菩萨,两侧间相向供奉十殿阎君。玉皇庙在西城门内路北,一间一进,供台上奉祀玉皇。村西城楼外南侧有三官庙一间一进,内供天官、地官、水官; 再西南侧高台地上有马王庙一间, 内奉牛王、马王; 高台地旁有土地庙一间,内祀土地、城隍。南城门内侧还有土地庙一间,里边只供奉土地; 东哨楼西侧路北还有药王庙一间,内祀孙思邈。东哨楼西侧路南有无量庙一间,内奉玄武大帝, 像前侍周公、桃花; 无量庙前有巨型刺柏一株,冠盖如伞,是大良村的一景。村子东南城外筑翠花楼一座,三层,一楼供奉龙王,二楼供奉黑龙大王,三楼供奉翠花娘娘。相传,翠花娘娘是村子东南方向20里外长安区翠花山的山神,山上有天池,主水; 旧时村民敬神祈雨,敬的就是翠花娘娘; “取雨”也是往翠花山天池汲水。传说因一次“取雨”无果,出现“干坛”, “伐”下“马角”黑龙大王,讲: 翠花娘娘已经实在无能为力。建议往太白山取雨,太白山的崇山大王和他有八拜之交,取雨必果。故其后村民“取雨”改往太白山。圣母庙、娘娘婆庙在村子东南角城内,座北面南; 圣母庙在东侧高台地上,与东城墙仅一路之隔; 娘娘婆庙在西侧高台地旁。圣母庙三间两进,前殿无像,后殿供奉圣母,像前站立两位押水童子。圣母主水,村民的“取水”设坛均在这里进行。娘娘婆庙三间一进,由圣母庙圣母殿前西界墙上的测门下台阶可入,正中间供奉佛爷; 东间供奉日光、月光菩萨,像前站两位童子,手里分持日镜、月镜; 西侧间正中坐文王、娘娘婆, 两侧相向坐文王的十位儿媳,有“锁百子”之意,是村民祈子的主要去处。

大良村村民旧时也热衷于文艺活动,筑有戏楼三座,一在南城门外,一在北城外,一在圣母庙前,时时节节都有演艺班社在台上演出。相传大良村的村庄布局为“凤凰双展翅”型,南门外照壁为凤头,戏楼为凤嗉; 城内街巷房舍为凤体; 东、西城楼及哨楼为凤翅; 城北戏楼为凤肛, 北侧阎君庙为凤尾, 村庄的布局实际是一个凤凰展翅飞翔的形态。村民赞颂自己村庄的旧时风景为: 东门外伞字柏无量殿下,南门外有柳林稻子莲花; 西门外西哨楼太白坐下,北门外阎君庙送子菩萨。

 

 

 

 

未完待续.....

灬冷漠丶欢(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