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文娱活动有依托,退休群众发挥余热有平台。在参与创城过程中,生活在元宝山区各街道辖区的居民通过身边的种种变化,切实感受到了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 63岁的孙占福是个闲不住的人,一退休就在元宝山区西城街道阳光社区重新“上岗”了。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社区工作人员安排他到志愿巡逻小分队工作,主要负责维护环境卫生和治安秩序。虽然每天忙忙碌碌,可老人说,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为别人提供方便,觉得很有意义。
如今,元宝山区每一个社区里都活跃着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以居民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把志愿服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活动,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这些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在继续开展“一元钱敬老”活动、推广马林“夕阳幸福岛”敬老模式的基础上,以基层文化站室为平台,探索建立“敬老聊吧”,组织会员与空巢老人、退休老人、残疾老人聊琐碎事、聊开心事、聊烦恼事,引导和发动更多人来关爱老年人。
为切实做好社区建设工作,元宝山区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为社区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借助活动的开展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结合“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通过开展孝老爱亲、感恩关爱、邻里互助等不同主题的文体娱乐活动,在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思想道德素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