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秦川,金周至,银户县”,这句三秦俗语中的银户县是我的故乡,不过到了现在,户县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紧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短短十几年时间,一个全新的户县出现在世人面前,银户县已经变成了金不换。 西安钟楼世界文明,但户县的钟楼却鲜为人知,两者最大的差别是,西安钟楼是城市中心,而户县钟楼却在县城的偏西方向,绕来绕去,重点说的却不是钟楼。钟楼向西大约200米,十字路口坐落一个标志性的雕像,一头铜雕秦川牛四蹄站定,怒目圆睁,一对特大的抵角像两把尖刀冲前,身上的肌肉和筋络一棱一棱地暴起,腹下硕大的雄性器官也雄赳赳的杵在那里,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要向前奔去,这就是“宁叫挣死牛,甭让打住车”户县精神的象征。户县人民正是用这种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沣京工业园、草堂工业园等快速发展充分见证了经济强县的成长历程。 户县做为陕西关中道重要的县之一,人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我在户县县城工作虽然只有三四年,但还是深深地感觉到了这里浓浓的文化气息。举世闻名的农民画在画展街(我原单位的所在地)每年都有大型的展览,色彩丰富、夸张大胆、构思奇特的农民画里,一幕幕农家的田园生活活生生地展现在游人的面前。代表人物有农民画家李凤兰(早年曾受到过周总理的接见)、李梦(擅长画马,在陕西美术届比较有名)、薄丝禹(书法家)等。除此之外,乡土文学在这里发展迅速,出书的农民作家层出不穷。 户县人也像其他关中人一样,朴实厚道、吃苦耐劳。每年都有大量的年青人经过短训,远赴东瀛务工,将大把大把的日元带回户县,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十几年来,户县跨国劳务输出占到全西安市总量的20% 还多。 户县西北五里处,是一个军用飞机场,机场烤肉闻名西北五省,甚至河南人也星夜开车,慕名而来。机场烤肉的特点是,肉嫩、块大、不焦,吃起来满口生香 。此外,还有烤馍片、羊骨头、骨头汤、烤玉米等可口食品免费奉送。有一点我要强调,小马家的机场烤肉最正宗。 关中人喜欢面食,尤其是臊子面。在西安面馆吃面,所谓的臊子极有可能是素臊子,用豆腐、胡萝卜丁、土豆丁做的臊子实在没什么吃头。在户县吃面,客人如果点臊子面,端上来一瞧,面是筋光的手擀面,臊子是由户县特色的,大块肉(瘦肉喷香、肥肉不腻)和蒜苗、葱花等烩在一起而成的,保你闻着都流口水。 另外,户县著名的小吃还有秦镇凉皮、荷叶饼夹肉、大肉辣子疙瘩等也都堪称一绝。 前几年,户县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的打油诗: 草堂路没草 人民路没人(道路修的宽,但车少人少,利用率极低) 政法路不正(公检法机关之所在,但黄赌泛滥) 展宏路不展 环城路没路 今天的户县,道路宽畅平坦,两边绿树成荫,市政设施完善,人民生活富庶,一派祥和、太平的景象。 离开户县几年了,都市的工作繁杂,生活无味,心烦时就想起在户县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幕幕景象,心里遗憾再也回不到从前,前几天,户县朋友发来一则短信,就暂时以此作结。 思念荡漾在涝河西畔, 快乐挥洒户县电影院。 幸福环绕古槐广场前, 平安降临南北汽车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