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孙中山纪念馆总投资达760多万元,占地3100多平方米,共三层。首层正中是一尊孙中山铜像,还陈列了一个“孙屋排”(学者罗香林所认定的“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所在村)的沙盘模型;二、三层为陈列展,展览陈列着孙氏的家世源流、孙科先生(孙中山长子)赠送的孙中山照片和寄来的一些函件等。紫金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海棠告诉记者,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勾勒了孙中山从建立“兴中会”到去世前的革命生涯。孙中山纪念馆建成开放后,将成为紫金旅游的又一文化新景观。
由于罗香林提出“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在紫金的说法影响广泛,“中山情结”也在河源市蔓延开来。2010年11月29日,河源客家文化公园里竖起了一座孙中山塑像,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题写了《孙中山先生塑像百字碑记》,全文如下:客家古邑,源远流长。万绿河源,龙川福疆。始皇置县,将卒拓荒。中原士族,岭南发祥。孙氏先祖,明徙此方。紫金中坝,孙屋排乡。自闽入粤,基业始彰。客族炎炎,世代祈昌。伟人中山,客子其煌。缔造共和,新我旧邦。客属恳亲,际会五洋。仰止高山,恭立塑像,扬我国光。
2006年6月,孙中山孙女、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孙穗芳博士,先后致信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表达了在紫金中坝筹建孙中山纪念馆的想法,有关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并答复孙穗芳女士。
2008年3月,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带队至中坝镇调查,要求重建“孙中山纪念馆”。经过筹备,孙中山纪念馆于2010年10月28日在中坝镇党委、政府办公楼旧址动工兴建。
孙中山祖籍地在紫金这一说法,由著名历史学家罗香林在1933年所著《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中首次提出。紫金是孙中山先祖孙友松入粤之地,证据就是在美国人林百克《孙逸仙传记》中曾提到孙中山说自己的祖籍在东江“Kung Kun”,而这个地名在罗香林看来,就是指紫金“公馆”;另一证据是紫金中坝孙氏光绪二年重修族谱旧抄本与孙文所述东江“KungKun”在时间上吻合,且孙中山的十二世祖名连昌,而紫金孙氏族谱里则有个孙琏昌,也是十二世。罗香林认为紫金的琏昌即是香山的连昌,琏昌是香山孙氏的始祖。
据罗香林考证,“孙中山入粤始祖开基地”位于中坝镇发昌村孙屋排,距中坝镇1公里。目前,这里仍存有孙氏祖屋,它建于清代,民国重修,1942年辟为紫金中坝孙中山祖籍纪念馆,如今经过简单维修后亮相,馆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馆内陈列着不少纪念孙中山的题词,孙中山革命时期的老照片悬挂四壁。为保存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1987年,该馆被列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坝很多地方以“中山”命名,如今,置身中坝镇上不难发现,镇上的学校、书店和餐馆等很多地方都是以“中山”命名。位于中坝镇的中山中学,是孙中山长子孙科意欲发展教育,经乡人温济琴转告乡中父老,由乡绅张渠等人倡导筹建的学校,学校建成后孙科亲笔书写了中山中学校名和“和平、奋斗”校联。这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以“中山”命名的一所中学,其他地方的只叫中山纪念中学。之后,中坝镇还建了一所中山纪念小学,由原民革主席屈武题写校名。为进一步弘扬“中山先生精神”,紫金县委、县政府还把县第四小学和县第四中学分别改名为“紫金中山实验小学”和“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此外,中坝镇原来仅有的一所中学 中山中学远远满足不了该镇教育发展的需要,1990年春,中坝第二中学正式动工兴建。为缅怀宋庆龄女士,1993年5月,中坝第二中学改名为庆龄中学,全国政协原主席邓颖超为庆龄中学题写了校名。
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紫金县已将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祖籍纪念馆的建设、修复列入了该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该县打造“五彩缤纷紫金游”的主要亮点。孙中山纪念馆建成开放后,将成为紫金旅游的又一文化新景观。
我的能力秀首页http://www.wm23.cn/duxiumei
我的梧桐子首页http://www.wutongzi.com/uc/24826515.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1203376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