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也算历史给我们留下一个古老的符号 沁县的古老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黄帝后裔喾(高辛氏)初封于潞,其子阏伯就在境内西部创立了阏伯部落。夏代成为阏与国。商代属于吾戎领地。 周朝,沁县称铜,后将铜封为晋国大夫羊舌赤的“食邑”,晋杀羊舌氏后,为晋臣乐霄之县,是长治历史上建县最早的地方。 造物主还是公平的,它虽然没有给沁县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矿产资源,我们没有在第一轮经济起飞中受益,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我们的水城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据资料记载:沁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沁县城市区域内空气质量达三级以上天气达30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6mm。沁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间林地、山环水绕,河泉水库众多,到处都是避暑消夏的胜地。境内四周环山,无客水流入,全为本地发源,是山西少有的富水区、净水地。 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河流有漳河,庶纪河、段柳河,徐阳河、迎春河、圪芦河、白玉河、涅水河等八条,呈井字型分布,地表水年径流量为1.316亿立方米。并建有圪芦河、月岭山两座13个人工湖,总容量达到6830.4万立方米。 沁县有泉水19处,地下水总动贮量为4500万立方米,调节贮量6000万立方米,矿泉水是沁县主要的矿产资源,无论贮量还是利用都在全省独一无二,位于漫水乡后泉、郭村镇元王的两股泉水,日涌出量达到万吨,属含锶重碳酸钙镁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其质量和贮量都超过山东崂山,可与法国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相媲美。在21世纪,水是最稀缺的资源,这日夜奔流的河水,就是我们今天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源,也是我们拥有的最大后发优势! 沁县独特的山水养育的中国名米沁州黄,“沁州黄”得益于独特的气候土质,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含量高达4.22%,比普通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到1.6%,也是普通小米无法比的,且粗纤维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白面等,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 素。《中国谷子品种资料目录》中编入的一万一千多个谷物品种,经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品种能比得上“沁州黄”。它与山东省金乡县的金米、章立县的龙山米,河北省蔚县的桃花米,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米。明清两代,贵为贡米,敬献宫廷。在战争年代,沁州黄小米加步枪支持了革命,成为老一代革命家永远的记忆。已经开发成一个强大的产业,成功地走向市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