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为胡戎游牧地。
秦属九原郡,汉属五原郡。
两晋十六国时属朔州,魏为大夏国夏州。
隋唐时为丰、胜二州,又为榆林郡治所。
宋时置肃州,后入于西夏。元时属东胜州。
明时蒙古据之,为达拉特、墨尔根等部牧地。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为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鄂托克地,后由卫达尔玛统辖。
清顺治六年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设达拉特旗。
1950年5月1日, 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
2行政区划编辑
2000年,达拉特旗辖9个镇、13个乡、1个苏木。
2004年,达拉特旗辖20个苏木乡镇,其中苏木1个、乡10个、镇9个。总人口32.6万,有蒙古、汉、满、回、藏、壮、达斡尔等11个民族。城镇人口为9.5万人,城镇人口密度为6 333人/平方千米;农村人口为23.09万,密度为28人/平方千米。(数据来源《鄂尔多斯市2005年鉴》)
2005年,全旗撤乡设镇,全旗辖8个苏木镇,其中苏木1个、镇7个。包括吉格斯太镇、白泥井镇、王爱召镇、树林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中和西镇和展旦召苏木。
达拉特旗辖6个街道、7个镇、1个苏木:工业街道、昭君街道、锡尼街道、白塔街道、西园街道、平原街道、树林召镇、白泥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昭君镇、恩格贝镇、展旦召苏木。旗政府驻树林召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