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食——果子(2)

家乡区县: 天津南开区

以解心头之恨。“油炸桧”一上市,人们纷纷购买,夫妻虽累,但卖“油炸桧”既解恨,又赚钱,心中十分高兴。秦桧死了多年后,尽管“油炸桧”脆香可口,但秦桧臭名远扬,人们愤恨之下,索性将这一小吃叫成“油炸鬼”,叫俗了点就是“油鬼”、“油桧”,后来又被人们叫成"油条",由于这个品种形状像棒槌,到了清朝年间,人们又将它改名为“棒槌馃子”。
做法
“棒槌果子”即油条,为津门传统早点食品,因成品呈棒槌形,所以得名。棒槌果子制作讲究,按照不同的季节,用不同比例的碱、矾、盐加清水和面,把面开成长条,反复揉匀搋透,经过将条、剁条、撂条、抻长成型,放入热油中炸透后即可食。其特点是色泽老红。口感咸、香、脆,滋味俱全。一般早晨的街边都有出售棒槌果子的小摊。棒槌果子含丰富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少量的维生素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含粗纤维多,能够清除体内垃圾,具备排毒养颜的功效,还能健脾养胃促进消化。但含有大量的铝、脂肪、碳水化合物,部分蛋白质,是高热量、高油脂、少营养的垃圾食物。属于高温油炸食品,不宜多吃,也不宜常吃。尤其是恢复期的病人、老年人、孕妇和儿童吃时更要谨慎。

安枝、若素(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