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星座刚开始有反感的时候,来源于N年前面试一份工作,笔试和二面三面通过后,部门领导面的时候,一个快40的老男人,看着我的简历,“摩羯座?”
我楞了半天,迟疑的点了点头,然后他的面试问题是,“请用三句话形容你自己的性格,分析自己是不是个典型摩羯。”
当时胡扯了三句,那个二缺男用深邃的眼神看着我,“恩,挺摩羯的。”
然后,我过了三面,然后我拒了这份工作。
原因当然是几个方面综合的,但是有一点:二缺男会是我的顶头上司,而我的工作内容和占卜灵媒无关,应该是非常理性的,我无法接受一个神神叨叨,会拿星座去判断人的领导来指导我的工作。
最近给一个剩女朋友介绍了一个男人,她问,“啥星座的。”
“好像是处女座。”
然后剩女同学说,“那不见了。”
我……
当然了,二缺领导和无星座不恋爱的剩女同学是个别中的个别,大部分谈星座的同学,也就是一谈一笑而已,奶奶我也常拿星座开开玩笑,对付对付无话可谈的陌生人,但用星座给人贴标签并指导自己做决定的并不在多数。
但是,除却星座方面,其他地方的陷阱也不少,有时候伪装的更像那么一回事情,就不是所有人都躲得过了。
比如说前两天的MBTI,比如说乐嘉老师的《性格色彩分析》,个人觉得都多多少少的带有占星术性质.
看看p小姐和乐嘉先生有没有躺枪。
再比如,某些公知或是人生导师,他们的话被许多小青年奉若圣旨,大有一切拥护的就是正确的,一切反对的就是可耻的气势。
又或者一些教你怎样做女人怎样做聪明人的包装精美的书籍,被放在床头当成伟大的行为指导红宝书……
花些钱买书听讲座参加培训没什么,但一个不小心,信了这些伪科学伪人生箴言,跳进了另一个怪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其实这倒让我让我认识到了一个道理——一个成功的卖家必须比消费者更加聪明。
彭小姐和乐嘉先生绝对比广大MIBT和色彩分析的粉丝要高明出几个段位,懂得消费者的心里需求,同时,也懂得怎样成为一名“算命先生”的理论依据,再进过一番商业包装,当当当,一个占卦大师横空出世。
至于公知与人生导师,本身有些成功的光辉事迹背在身上,就是满嘴喷粪,也能让一些人闻到chanel No.5的味道来。这其中当然不乏真牛逼者,但绝对也有抱着自己偶然的成功吃一辈子老本的人滥竽充数,若把他们打到和我们一条起跑线上来,未必谁跑的过谁,可惜他们又太懂得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知道偶像的唾沫也是可以变成金玉良言包装卖钱的,所以大放厥词,乐此不疲。
至于卖某些书的,我在想书商是不是有个屌丝人群文化需求统计分析和低阅读能力人群营销学原理之类的东西……有的成功学书籍真是火爆的让人不忍直视……这就是书商智慧的力量啊!
其实不管是p小姐还是乐嘉先生,或者是公知偶像人生导师,他们制造的东西不违法不犯罪,就像星座灵媒一样,如今包容的文化环境是完全允许他们的存在——这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需要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你是不是选择信他们,为他们掏一笔银子,甚至付出一个有些惨痛的人生代价,就不是别人帮的了你的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