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

家乡区县: 洛阳市洛龙区

学校简介

洛阳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北依洛河,碧水东流,杨柳堆烟,流传着洛神宓妃的美丽传说;南望关林和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近邻宋理学家邵雍故居;地处河洛,文脉传承,底蕴丰厚。
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16年成立的河洛道师范学校,历经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诸阶段,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建校9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为雄厚的办学实力,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政法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商学院、生命科学系、管理科学系、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院系及4个公共教学部,有48本科专业。另设有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占地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6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设施齐全,建有两个重点实验室,共有计算机4000余台。图书馆藏书170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多种,电子图书20余万种,是中国知识工程文献检索二级中心。
洛阳师范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60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60余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0人。学校还聘有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外籍教师200余人,并拥有一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学者,形成了合理的教师梯队。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本科生学分制,狠抓教学质量建设,教学质 量不断提高,有多项教学成获得省级奖励。

院系设置

历史文化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2年的历史科,1989年3月改称历史系。1994年增设旅游管理专业,2005年撤系建院,成立历史文化学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史文化学院进入了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历史文化学院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专业教师53人,教授8人,副教授14人,讲师29人。硕士生导师4人。研究生学历 3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22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全体专业教师的72%,高级职称教师占42%。另有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40余所院校,师承来源广泛,学缘结构合理。
历史文化学院现设历史学、旅游管理两个教学系。拥有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区域文化比较研究所、洛阳市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心、洛阳市旅游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研发机构。开设历史学、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物修复与鉴定四个本科专业以及一个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方向。建有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史学理论与方法、旅游文化、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六个教研室。从2007年开始,与爱尔兰沃特福德理工学院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并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目前,在校本科生共1100余人。
历史文化学院拥有设备完善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室、文物陈列室、资料室以及模拟客房和模拟餐厅。同时,学校的三星级酒店—拙耕园宾馆为旅游管理专业校内教学及实习基地。资料室现有中文期刊杂志230余种,藏书 2万3千余册。工具书齐全,拥有《四库全书会要》、《明实录》、《清实录》、《二十四史》、《永乐大典》、《太平御览》等。文物陈列室现有战国至明清文物300余件。此外,还在北京、南京、杭州、青岛等地建立了近20个旅游专业教学实习基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20多年来,历史文化学院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共计2800余人。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对于洛阳具有特殊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引领我们开拓进取,历史文化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政法学院
政法学院始建于1986年。学院下设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和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设有哲学和科技文化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和法律服务中心。在校生1000余人。
政法学院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3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教授、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年轻教师基本上都具有硕士学位。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洛阳市优秀教师等;省管专家,洛阳市优秀专家各1人。
政法学院“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拓空间、以学科建设上水平”作为办学思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哲学为校重点资助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为省级优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省级精品课。本院主持的“全程教育实习法研究”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1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精品一课” 教学大赛奖, 3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教学、教书育人一等奖, 6名教师分别获得校教学大奖赛一、二等奖。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能力培养,在中学、司法机构建立了大批实践基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效果。
政法学院始终以“学术有方向,成果成系列”为导向,激励教师扎实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专著2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700篇,其中国家级期刊和重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摘和复印的30余篇。升本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地厅级项目100余项。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省级教育科学奖、优秀论文奖、优秀专著奖150余项。哲学和科技哲学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政法学院重视学术交流,经常邀请国内知名大学的学者、专家来我院讲学。历年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和研究生考试通过率均居学校前列。毕业生广泛分布于全省党政机关、政法部门、企业、教育部门等单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外国语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22人。另聘请外籍教师6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外国语学院有英语和日语两个教学系,设洛阳师范学院基础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留学生教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学生近40人。受省教育厅及洛阳市教育局委托,外国语学院承担着省、市级中学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外国语学院有良好的生源,历年招生规模稳定,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达到了100%。
在多年的发展中,学校建设了一批设备先进且功能完备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及微格教室,充分满足了外国语学院听力教学、学生听力训练及师范技能培训的需要。外国语学院建设有教师电子阅览室、英语调频广播电台、电教室和文印室,院资料室藏书1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00余种,满足了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我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了三个颇具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国语学院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近年来,我院教师有五项教学成果通过省级鉴定,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四项,其中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列全省同类高校外国语学院首位。外国语学院积极外语教学探讨与教学改革,现有省级精品课程一个、校级精品课程四个。
外国语学院重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历年来我院积极开展名为“阳光支教”的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几年中,“阳光支教”队员足迹遍及伊川、汝阳等县近十个乡镇,受到了当地群众、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外国语学院有英语爱好者协会和日本语学习会两个学生社团。在团总支的指导下,这些社团组织开展了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2003年12月,英语爱好者协会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团,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多年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自2005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以来,在全国研究生考试中我院英语专业学生有90余人分别考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我院毕业生在基础英语教育工作中成绩喜人,成为河南省尤其是豫西地区各中学的骨干教学力量。在洛阳市各中学担任教研组组长职务以上的教师有近百人,在两年一度的四届河南省中学英语优质课教学比赛中,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8人,在洛阳市中学英语优质课教学比赛中,历届获奖者70%以上为我院毕业生。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是我校设立最早的教学院系之一。悠久的办学历史,为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雄厚的办学实力。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科学3个教学系和1个数学研究所,有专兼职教师7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2人,硕士35人,硕士生导师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1人,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资料室藏书16000余册,订有中外期刊200余种。有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数学建模实验室1个,计算机实验室2个,实验用高性能计算机160多台。
校歌

九朝古都文明之源
太学精神薪火相传
为人师表敬业奉献
树蕙滋兰春满园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河洛学子志在高远
博学慎思知信达贤
求实创新自强行健
龙门飞跃翔九天
龙门飞跃翔九天

曲终依不散(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