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以合作社为载体狠抓基地管理。首先利用明白纸、培训、参观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大力宣传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做到棚棚有无公害技术明白纸,户户有无公害技术明白人,让菜农自觉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为提高基地内菜农组织化程度,组建了乡级无公害蔬菜合作社1个,村级无公害蔬菜合作社8个,推行了“产地编码”制度(即对基地菜农逐户进行编码,一旦出现蔬菜质量问题直接追溯到户)、“五户联保”制度(即基地农户5户为一组,实行户户联保,一旦蔬菜出现质量问题,连带一组),增强了菜农相互监督意识,有效保证了无公害蔬菜品质;同时,乡政府加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管理,设立了无公害农资专柜,基地内严禁销售、使用高剧毒、高残留农药,并制定了举报制度,建立了田间生产档案,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了保证。2002年乡无公害蔬菜基地通过了河北省农业厅的环评认证,成为“青青”牌无公害蔬菜主产区,被“冀、京、津蔬菜农药残留监控协作网”认定为“无农药残留放心菜”生产基地,并成为首批获进京资格无公害蔬菜基地。盘古乡图册
3、以市场为依托力促蔬菜外销。为搞活蔬菜流通,充分发挥市场龙头带动作用,乡党委、政府打破政府投资办市场的模式,2003年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几位农民投资70万元,对原乡蔬菜批发市场扩建为盘古乡和顺发蔬菜批发市场,市场扩大到占地5.3公顷,建2000平方米交易大棚2个,配套房屋20间,容纳交易车辆600多辆,蔬菜平均日交易量50万公斤以上,并和北京市新发地、大洋路、岳各庄、大钟寺、石门、八里桥6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了“场地挂钩”协议,扩宽了蔬菜外销渠道;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管理机制,设置了餐饮中心、技术信息服务中心、无公害蔬菜检测中心,规范了经纪人队伍,对经济人统一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并组建经纪人协会,纳入乡无公害蔬菜合作社管理,创造了宽松、公平的交易环境。通过市场的带动,该乡无公害蔬菜销往北京、天津、内蒙、山西大同、张家口等地,吸引外来运销车辆200余辆,无公害蔬菜年外销量7.6万吨,在非典期间,该市场向京、津等地日供应蔬菜50万公斤以上,有力支援了抗“非典”工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