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洋务运动诱导,近代民族工业萌发萌芽,甲午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1912年,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得到短暂的发展春天。在此之间,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成长,尤其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一批批工商业家也随之出现。
麦楚珍(?~1925年),乳名纪传,字珩徽,清城镇人,生于富商之家。祖父原经营种养业致富,父麦霖芳在清城上廓街石灰塘开设“天合”押店,经营钱银汇兑和典押业。麦楚珍继承父业时,正值清末时代,其时国力日衰,为以“实业救国”,和林实初、梁逸三等共商筹办工商企业,于民国五年(1916年)集资白银约5万元,创办民兴火柴厂,同年创办光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其独资或合资开办的其他企业还有当押铺3间,平码行、货栈、故衣、粮油、内河航运等8间,在洲心、龙塘、源潭、太平、山塘、浸潭、石潭(太平、山塘、浸潭、石潭今归属清新县)等圩镇开设店铺,经营当押或蚕茧、粮油、土产等项目,在广州、香港分别开设当押店、丝绸店、纸庄、五金行等5间企业。
民国十年(1921年),麦楚珍被推选为原清远县议会议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病逝。
麦楚珍等企业家为清远的近代工商业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其创下的历史贡献永远都无法磨灭,时至今日,这一代优秀企业家“实业救国”精神还在延续中。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ishuzhen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u/3108447407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08447407
个人淘宝:http://lsz28.taobao.com/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