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贵州省辖
4
个地级市
(
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
)
,
4
个民族自
治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
2
个地区(毕节、铜仁)
,其中,
贵阳城市经济圈及安顺市以烟草、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
磷化工、铝工业、
现代中药、特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园区为重
点。毕节地区、六盘水市主要围绕能矿资源开发,以煤化工为主导的
优势原材料产业的工业示范基地来重点建设。
遵义市重点发展名优白
酒及特色食品、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和竹纸一体化等
优势产业。
黔东南州、
黔南州及铜仁地区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
发,重点发展特色食品、民族药业、林纸一体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
绿色产业和水电、特色矿产资源加工。
总体来看,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工业化
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居民收
入偏低,总体经济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成就
显著,经济总量快捷上升,特别是
2000
年以来呈加速发展态势;产
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渐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城市占全省的比
重上升,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不断上升,
城市经济已经成为贵州省经济的重要构成;
基
础设施不断完善,供水(气)管道、道路、客运总量、园林绿化面积
等基础设施指标均成倍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投资拉动,工业、服
务业带动,产业布局的优化等等。
贵州省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类型最多、程度最深、危害最重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财富值双倍 检索优先 专属展现 同行交流
的省份。
石漠化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生态问题。
全省市
(州)
中,毕节市石漠化面积最大,占全省的
19.79%
,其次是黔南州,占
全省的
16.43%
,黔东南州石漠化面积最小,占全省的
4.35%
。安顺
市石漠化发生率最高,为
47.35%
,其次为黔西南州
39.69%
,第三
为六盘水市
36.87%
。在石漠化治理问题上,省级财政加大对草原生
态畜牧业的投资力度,
大力推广“晴隆模式”
,
恢复林草植被,
2011
年
,
78
个石漠化县全部纳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范围
,
石漠化治理步
伐进一步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西部大开发的纵深推进以及新一轮经济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到来
,
贵州省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调整产业结
构
,
重视科技创新
,
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
推进城镇化建
设,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大力推进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移民,用好国
家对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
,
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
能力
;
努力改善投资环境
,
积极吸引外界资金和人才
,
促进本地资源比
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