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山东省金乡县位于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金乡大蒜营养价值极高,远销日本、美国等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大市场。金乡大蒜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东汉初年,就有种植大蒜的记载。金乡大蒜是济宁市金乡县的特色资源之一,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农产品,以其独特的价值,被人们广泛的认可。但长久以来,金乡大蒜没有深加工产品,更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制,使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没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因此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迫在眉睫。
报告正文:
山东省金乡县位于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济宁市,南傍江苏,北依泰山,东邻荷都微山湖,西连牡丹之乡——菏泽。全县辖11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两个市级经济开发区。共8个居委会、653个村委会,1226个自然村。总面积886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人(2012年统计数据)。耕地87万亩,粮经比例达到2:8,年均种植大蒜50余万亩,圆葱10万亩,无公害蔬菜20万亩,是我国主要的大蒜、圆葱、蔬菜、棉花生产基地。
金乡大蒜具有蒜头个大、汁鲜味浓、辣味纯正、香脆可口,不散瓣、抗霉变、抗腐烂、耐贮藏等明显优点;金乡大蒜营养价值极高,据科研部门测定,金乡大蒜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尼克酸、脂肪、镁、磷、铁、钾等营养元素20多种,被专家称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其药用价值已引起国家有关科研部门的关注。金乡大蒜不仅能生食,而且还能加工成蒜茸、蒜片、蒜粉、蒜油、蒜素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化妆品、保健医药等领域。
金乡大蒜年均产量60万吨左右,大蒜出口合格率在9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远销日本、美国等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大市场。
金乡大蒜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是迄今为止中国白皮蒜类唯一最高奖;96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2000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金乡大蒜”证明商标;2002年以种植面积最大县获吉尼斯世界之最;2003年1月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2003年3月获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的金乡大蒜原产地证明标记。2001年,金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大蒜节;2002年,又成功地举办了“WTO与中国大蒜产业化论坛首届年会暨大蒜科技成果博览会”,2003年连续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大蒜节及有机大蒜推介会,进一步巩固了“金乡大蒜”的名牌优势。在县一级,金乡大蒜以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品质最好、总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等九个“中华之最”闻名遐迩。2009年12月2日,金乡县与欧盟就金乡大蒜地理标志达成共识,标志着“金乡大蒜”地理标志被欧盟认可。金乡大蒜此次与欧盟达成的地理标识互认协议将受到欧盟各国的法律保护,成为金乡大蒜进军国际市场的“护照”。
金乡大蒜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早在东汉初年,就有种植大蒜的记载。经过长期的培育发展,加上本地独特的水土气候条件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大蒜研究专家、学者的联合攻关,使金乡白皮大蒜的品级大大提高,形成了金乡大蒜这个享誉国内外的特色产品。
金乡大蒜有以下几个特点:
种植面积最大
从1989年的16万亩发展到的70万亩,始终居全国和世界县(市)之首。因此,2002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证书。
单产、总产全国最高
由于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并采用科学方法种植,金乡大蒜平均亩产达1200公斤,最高可达3000多公斤。2006年总产达80多万吨。
单个蒜头全国最大
一般直径6公分以上的甲级蒜占70%,产于化雨乡东刘村的一头大蒜直径达18公分,重700克,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蒜头。
出口合格率全国最高
出口率达90%,出口量全国最高,金乡大蒜出口占全国大蒜出口总量的比重始终处于首位。
药用价值全国最高
据中科院组织专家对全国不同产区的大蒜进行主要成分的化验测定,金乡大蒜含有防癌和抑制肿瘤作用的二稀丙基、硫化物等药用成分。据调查,金乡县癌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人均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岁。
营养价值全国最高
据国家科研部门测定,金乡大蒜1千克鲜蒜头可实用部分中含蛋白质4.4克、脂肪2克、热量1130千卡、尼克酸9毫克、VB12.4毫克、VB20.3毫克、钙50毫克、磷440毫克、钾1300毫克、钠87毫克、镁83毫克。
全县22个大蒜专业批发市场和数百个金乡大蒜批发点,形成一个庞大的金乡大蒜销售网。其中金乡最大的大蒜批发市场——国际大蒜商贸城,长10余公里,总营业面积50多万平方米。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菜篮子工程”鲜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由金乡华光集团等16家龙头企业参股组建的山东金乡大蒜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力争利用金乡大蒜产业入选“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这一强大优势和“金乡大蒜”这一最具竞争力的品牌资源,尽快建成国内知名大蒜食品产业基地,打造年销售收入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金乡县当前拥有大小恒温库2300余座,储藏能力达到150万吨,已成规模的大蒜初、深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62家产品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单一农副产品出口创汇额居全省首位。虽然金乡大蒜产业体系日臻完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但仍存在着企业实力不够强、人才科技力量薄弱品牌打造不力等问题。
营销策略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目前的金乡大蒜的营销策略还不够规范和完善,营销主题还不突出,其营销策略处于落后的、零碎的和脱离市场需求实际的状态。当务之急,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应时而变,逐步推动金乡大蒜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也就是即从传统观念转到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上来,变“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才生产什么”,“市场上需要什么档次的产品,我才生产销售什么档次的产品”。
本文通过调查与研究金乡大蒜的现状及其实际应用中的有关问题,从而研究与探讨金乡大蒜的营销策略,并制定出合理的的营销策略,正确选择目标市场,拓展金乡大蒜的市场规模,提高金乡大蒜的市场竞争力,使金乡大蒜的各项因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为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大蒜产品局限在初加工产品和少量深加工产品(种类少且数量少),并且市场狭窄。本课题的研究可通过具体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巩固原有的金乡大蒜市场,并开拓新的市场。
金乡大蒜近几年的销量和市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尚未建立一个可以为人熟知的品牌形象。人们只知道是大蒜,但不知道产地和商标(金乡大蒜是以地理标志为商标的),建立了完善的品牌形象之后,可以提高金乡大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发展。
金乡县可以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建设生态名县、现代农业县的总体目标,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培育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大蒜产业,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大蒜生产出口基地和流通中心,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靠市场带动大蒜产业发展的富民强县新路子。
金乡应对大蒜产业集团公司在商标使用、获取市场份额、使用新技术、信贷融资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在向上争取方面,进行重点倾斜,确保优先享受中央、省市县项目资金和各种优惠政策;同时扶持集团公司逐步建立起高端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引进机制,并积极打造高端产品研发中心、大蒜产业检测检验平台、大蒜现货和电子交易平台,筹建村镇银行。该(集团)公司成立后,应逐步按紧密型管理模式规范运作,各分公司投入市场的产品均以集团总公司名义出现,并实施资本、技术、组织结构、营销体系等方面的全方位组合,形成规范大蒜产业集团公司。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