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侯家里住的是土房,别人家住的也是土房。二百来户的村落里都是高高矮矮的土坯房,这种房子倒是冬暖夏凉,可就是老鼠太多了。
那时侯老鼠也很穷,生产队里的粮食都颗粒不剩的上交国家粮库了,社员们还都等着吃返销粮呢,就连地里的杆棵都被辛勤的人们早早地拣到自己家的当院里,作为一个冬天的烧材,田野里可是一丁点能用来给老鼠们果腹的东西都没有了,于是这些聪敏的鼠类便嗅着食物的气息聚集到了人类居住的村落里。
它们先是在房间的外面打上一个洞,然后越过那一层用土坯垒制的土墙,便和人类一样成为这间房子的主人,事无忌惮的和人们分享那仅有的一点玉米和高粱,这样以来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就更不融洽了。
人们是想尽了办法,要把入侵者赶出家门,可是老鼠们为了生存也真是锲而不舍了,死活就是不离开。于是这场战斗就成了拉锯战。那时的我就是一位坚强的灭鼠战士。七八岁的年纪正是贪玩的时候,那时侯没有电视、甚至没有收音机,和老鼠们的战斗就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我们对付老鼠的方法基本上都很原始,挖洞、灌水、下药、安装老鼠夹子等等。
在这些方法中惟有安装老鼠夹子是需要一些技术的。我小的时候对什么是都比较好奇,有一次看别人用夹子打老鼠很羡慕,就仿照别人家的夹子自己也动手造了起来。自己造的东西虽然不漂亮,可是该有的东西都有了,板托、铁夹、引信样样俱全。造完以后,就到处寻老鼠洞来检验自己的成果,精心放上玉米面做成的诱饵,在有老鼠爪印比较多的洞口挖一个正好能容下夹子的的小坑,放下夹子,埋上细土面,只留下诱饵在土的上面,自己人躲得远远的,想看看老鼠是怎样进入我的圈套的。
可是等了好久都不见动静,后来就失去了信心,只把夹子放在老鼠洞口。第二天,我再去的时候,却发现夹子已经动过了,上面还紧紧夹着一段老鼠尾巴,在断口处有明显的啮痕。一只被人厌恶的老鼠,居然为了自己的被人厌恶的生命,咬断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尾巴!那时的我还小,不知道老鼠为什么会咬断自己的尾巴,但是那被老鼠咬断的一截尾巴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想起来,老鼠太聪明了,在关键的时候,它居然知道舍弃,在生存和尾巴之间,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存。这一点,有很多人比不上老鼠,因为他们远远比老鼠们贪婪。在欲望的帮助下,贪婪的人丢掉了生命。他们不知道, 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已不重要。没有生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