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粗粉最早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兰机场灵山镇一带,其粉比海南粉粗,比抱罗粉稍微细一点,其生产工艺与海南粉略有不同,食法也是“腌吃”,特色是粉质爽滑,腌料注重海鲜原料,突出一个“海味”。原料独特的有炸虾,还有爽口浓郁的沙爹牛肉。由于灵山镇位于海口市区通往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路上,所以各位坐快车乘早机的网友们大可在离开海南前,坐在灵山的店铺里,细嚼慢咽品尝一碗美味的灵山粗粉,便可以理解何以有那么多海口市民不计油费成本,从海口开车至灵山只为吃上这样一碗粉!灵山粉,以佐料之“香”而扬名,但最重要的的还是那最后一淋在粉上的卤汁,佐料实在算得是“灵山粉”的灵魂。
如果你在20年前就已经吃过“灵山粉”,就会觉得今天的味道比起当年要稍逊一筹。因为以前的“灵山粉”是纯手工制作的,现在顶多是半手工的,于是粉的味道中少了大米原有的香味,口感也不如从前那般有韧性,有嚼头。
以前制作“灵山粉”大体有3道工序,首先是将大米装入布袋之中,浸泡几个小时后,捞出水面,用石头或其它重物压干;接着是一人将米倒入石臼之中,另外两人用一个巨大的石舂把米舂烂,再用石磨加水磨成粘稠的米浆;最后将米浆装入一个底下有许多小圆孔的铁筒,再用一个比铁筒体积稍小的木质筒心,用力向下压,米浆便流入沸腾着清水的铁锅中,盖上锅盖,煮上两三分钟,捞起,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再捞起,米粉便做成了。
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灵山粉”的制作工序少了很多人力的成分。现今在“旧市”的房前屋后和草木丛中,可仍见许多被废弃的石臼和石磨。如果是纯手工制作,“灵山粉”的味道和口感,其实可以鲜美些。不过即使是现在半手工成品的味道,“灵山粉”也算是海口民间的一大美味了!
制做方法:1、将大米装入布袋之中,浸泡几个小时后,捞出水面,用石头或其它重物压干。2、一人将米倒入石臼之中,另外两人用一个巨大的石舂把米舂烂,再用石磨加水磨成粘稠的米浆。3、将米浆装入一个底下有许多小圆孔的铁筒,再用一个比铁筒体积稍小的木质筒心,用力向下压,米浆便流入沸腾着清水的铁锅中,盖上锅盖,煮上两三分钟。4、捞起,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再捞起,米粉便做成了。
配料: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炒笋丝、炒酸菜、特制牛肉丝、炒猪肉丝,蒜香熟油、香菜、葱花等等。
卤汁: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水,开火把水煮开后放入蚝油,生抽、豆芽、竹笋条煮熟后加适量的盐、味精然后勾芡即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