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要市

家乡区县: 肇庆市高要市

历史

据《水经注》:有“高要峡口”而得名。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址在今肇庆市端州区。1988年将县城迁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县设市。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高要县署设在羚羊峡口(现端州区),因羚羊峡有居高扼要之势而取名“高要”。高要地理位置独特,史称“当西南之要冲,扼两广之咽喉”,是岭南传播古代中原文化的重要通道,亦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遗留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古迹,是肇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化。 高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高要先置县,后升格为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县,使高要升格为郡、州、府的行政中心,这是高要成为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政治中心的开始,奠定了千年名郡的基础。政治上的不断加强和稳定,为南迁移民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中原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大量输入,促进了高要的经济发展。高要建县第二年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珠江口内外的盐均通过高要北运西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中原所产的丝绸通过高要到达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在陆上的延伸。著名的端砚问世于唐代,成为高要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自然资源

高要市主要矿产有黄金、砚石、萤石、石膏、硫铁、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花岗岩、泥炭土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产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广东黄金之乡”;高岭土可开采储量近1亿吨,是广东重要的陶瓷工业原料供应基地。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2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218.4万立方米/日。2011年,林业用地面积1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7%,活立木蓄积量544.82万立方米。是中国绿色名市、中国肉桂之乡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拥有省级金钟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224.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0.23%。

交通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北连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属广佛肇经济圈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广茂铁路、南广铁路、广梧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321国道、324国道、西江航道和省道S264线、S272线、S273线、S362线,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桥镇站站址在广东省高要市新桥镇,建于1991年。离三水站77公里,离茂名站233公里,隶属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为四等站。

荣誉

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广东省蔬菜产业龙头市,广东省绿色名市,中国罗非鱼之乡、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总结

广东省高要市作为珠三角西部地区,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在肇庆市的管辖下,经济蓬勃发展。高要市下属的镇区一般都是山区众多,但是随着交通的发达,高速公路的建设,很多农民已经依靠农业增加了收入,家庭环境有了变化,这都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和农民聪明的头脑,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罗志祥(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