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淡浦
陈淡浦(约1817—1876) 陈淡浦,南海丹灶良登村村尾坊人,自小对机器有兴趣,年轻时在西樵办机器手工作坊,制作铜纽扣出售。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办“联泰号”机器小作坊,制作纽扣、缝衣针等小五金,兼接各式机械维修业务。鸦片战争以后,国外轮船频繁出入广州,陈淡浦借常到外国轮船上修理机器的机会,积累修理、安装蒸汽机的经验,“联泰号”在广州地区渐有名气。19世纪60年代,陈淡浦在“联泰号”机器小作坊的基础上创办陈联泰机器厂,主要开展修船、造船业务,成为广州近代第一家民族资本工业企业,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资本工业企业之一。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在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陈淡浦、陈桃川父子为“继昌隆”成功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器缫丝机,陈联泰机器厂因此声名大振,此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缫丝企业几乎全部使用“陈联泰”制造的缫丝机。“陈联泰”设计制造的小火轮船性能、质量与洋船不相上下,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当时珠江上的商船、渡轮多为陈联泰机器厂生产的小火轮。陈淡浦约于光绪二年(1876年)病逝。
陈桃川(约1854—1945),陈淡浦之第六子,自少随父在“联泰号”学艺,成年后其机械制造技术甚精。陈淡浦病逝后,与其兄陈濂川一起继承“陈联泰”并将之光大,约光绪六年(1880年)制造的第一艘国内民族资本工厂生产的蒸汽机拖轮“江波号”下水航行,后又造出江汉、江阴、江永、江电、江飞、江苏、江利、江天等8艘拖船,租给航运公司使用,打破了外国蒸汽机拖轮垄断珠江航运业的局面。约十二年,陈桃川在广州十三行晋源街创办均和安机器厂,主要生产蒸汽缫丝机、修理轮船等,数年间就发展成为与陈联泰并驾齐驱的机器厂。三十二年,陈联泰机器厂蒙受“偷工减料”的不白之冤被官府查封,从此不振。均和安机器厂还在广州机器业中称雄。民国初,陈桃川将均和安迁址河南大基头附近。自晚清至民国26年(1937年),陈桃川培养机器技术工人约3000人,人称 “机器老人”,其徒陈拔廷与人合作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陈还自办私校,聘请清末秀才、康有为的学生陈迅宜任教,陈氏本家子侄免费上学。27年,日军侵入广州,均和安停业,陈桃川回乡避居,1945年逝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