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城老街座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老街起源于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在孔城屯兵筑城,此城当时叫“空城”,据专家考证,后因孔城河支流(孔道)众多,而演变成孔城。水镇雏形形成于隋唐时期。老街古建筑布局最晚于北宋年间,太平天国时期遭致严重破坏,现今的古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初期建造的。老街古建筑繁多,有118幢。房屋徽派风格,青砖黛瓦马头墙。前店后坊,临街商铺多达300家,是江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原汁原味的一条老街。孔城老街之所以店铺众多,商业繁荣,是因老街边沿有一条孔城河,此河三面环绕孔城老街,与菜子湖及长江相通。街东面有水陆码头,货物进出十分通畅。
历史上,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孔城作为水乡古镇和商贸重镇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在经历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业文明洗礼后,名震海内外的桐城古文派的勃兴又给孔城注入了新的活力。千百年来重商轻文的樊篱被打破,相继涌现了大批硕学通儒。绚丽多姿的商业文化和传统的儒家文化相融合,糅合进民间市井文化和传统庙会、手工工艺等地方民俗特色,逐渐形成了以商业文化为基础、水乡风情为特征、多元文化为内涵的古镇风情。
古镇山环水绕,风景如画,去这的人我相信都会流连忘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