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依旧,文化常青——桐城文庙

家乡区县: 安徽省桐城市

  桐城最繁华的城市中心,有一座“飞檐流丹”的古建筑格外醒目——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安徽桐城文庙。桐城文庙,既是桐城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古文学派的重要象征。它的建筑外貌旧迹幽幽,古典的质感中透出一种沧桑风情,且不失“流韵遗风”的秀丽之美。

  桐城文庙,始建于公元1314年,正值元延祐初年,后在元末兵火中销毁。明洪武初年,桐城文庙从城东郊外,移建于今天的庙址。后来,文庙因为多次遭遇兵火涂炭,以及风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蚀,在明清两代曾经修葺了19次之多——几度荣辱兴废,今天的文庙已经完全按照旧制度,得以修复,整座建筑格局富丽堂皇,处处显现出古朴、典雅、端庄、大气……文庙的四周,不仅有老街三面环拥,还有一些名人的故居或遗址散集于附近的街市风景之中。
  文庙的整体建筑,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御道”为中轴线,建有门楼、宫墙、泮池、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建筑,占地总面积达4150平方米。门楼正方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先生所书。作为主体建筑的大成殿,面朝月台,直眺门楼和大成门,两侧建有东西长庑,廊回檐飞。院落中间铺有石板行道,为晋谒慕拜的走道。大殿正面为5间,进深有3间,建筑风格具“明清特色,兼有辽金遗风”。另外整个文庙建筑,有许多的砖刻、木雕、汉白玉雕,仅文庙门楼就有镂空木雕、浮雕60多处,还有“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雕饰图案,逼真传神,生动有趣。所有的雕塑造型优美,精巧、细致、生动而传神。通观文庙建筑,主次建筑不仅错落有致,而且浑然一体——大殿恢宏、宫墙幽雅、桥廊古朴、石坊如歌、飞檐似梦……建筑的气势宏伟大气,建筑的风格如诗如画。
  其实,自明清以来,桐城人主要将文庙作为祭典孔子的礼制性的建筑之地——作为文化名城的桐城,春秋时期称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年建立县制后,文化名人蜂拥而出,文化影响“出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产生了众所周知的“桐城派”文化。然而作为以文化见著于世的名胜之地桐城,也自然有了地域性的文化情结与人文崇拜,桐城文庙的风雨沧桑和久立于世,足以证明文化与心灵的崇高与庄严——江山依旧,文化常青。 

海子(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