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麻丰糕
青草麻丰糕,桐城名优传统糕点,由青草供销社食品厂在挖掘传统配方的基础上,提高制作工艺制成的。麻丰糕质地松软,味鲜醇美,甜而不腻,回味留香。之所以能有这么好的口感饮誉省内外,主要是选料精良,工艺独特,制作考究。麻丰糕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因“糕”和“高”同音,桐城人正月和喜事送麻丰糕馈赠亲友,寓意“步步高升”。
传统名点朝笏
朝笏,即面饼朝笏,一种用面粉做的形似朝笏样的面点。古时大臣上朝,均手持一狭长形的或玉或竹或象牙做的板子,用以记事,称为朝笏。朝笏,又称圭简、朝简、朝板、奏板等。清朝康、雍年间,桐城人张英、张廷玉父子均为朝廷大学士,即以前朝廷里的宰相,家乡面点师傅为了庆贺,别出心裁地用面粉烤制成朝笏状的面饼。刚出炉的朝笏,嫩黄松软,香脆可口,令人开胃。如夹上油条食用,口味更佳。朝笏自清流传至今,已成为桐城的传统名点。
大关水碗
大关水碗,又名大关水席,是当地最有特色、现已驰誉省内外的一道名吃。源自清初孔城镇,后传至大关一带不断拓展,底蕴深厚。
大关水碗主要有以下系列品种:有以牛、羊、猪、鸡、鸭等制成的“山系列”重头菜,以鱼、鳖、鳝、鳅、虾等制成的“海系列”当家菜,以竹笋、香菇、银耳、紫菜、黄花菜制成的“草系列”家常菜,以桂圆、红枣、莲子、荔枝、枸杞等制成的“药系列”滋补菜,等等。为了进一步发掘这道历史名菜,扩大经营规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关餐馆已于2004年11月申请注册了专利。
孔城米饺
孔城米饺,是桐城传统美食名点。饺子本以面粉制作,而孔城米饺则以米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制作,在食用上具有鲜嫩味美的特色,故被视为颇有影响的民间名食。来桐参观旅游的海内外客人,无不为能品尝到“孔城米饺”而感到有幸。
蒿子粑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是桐城、怀宁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蒿子名叫蒿草,属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人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做成圆粑粑。可用蒸笼蒸,也可用平锅焊,热吃冷食均可。这种蒿子粑略带绿色草类清香,特别甜美可口,实乃最具地方特色的食物。
美食在桐城,美味留心中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