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同县东部的许堡村,距大同市区40公里,是一座古堡。这座古堡作为明长城的配套工程,是明朝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许堡村从明代建堡以后就成为大同以东地区军事、政治、文化重镇,然而现在,这座明代的边陲重镇只剩下高大的夯土城墙,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背着家人,爬上城墙玩耍。
据专家考证,许堡村的城郭是明朝后期修筑的,当时明朝屡遭北寇骚扰,统治者便在许堡等地设兵戍守。直到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改建为民堡,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城墙修建完毕。
世世代代住在城堡里的村民们,对每天出门都会看到的土城墙习以为常,也从没有觉得这有什么稀罕。村里的老人们回忆,民国时期,城郭、庙宇、殿阁等保存尚好。但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庙宇被拆除,城墙被拆开许多壑口,城墙外砌的石条、古砖皆被扒去它用。城墙上的青砖被扒下来盖房、垒墙,如今站在城墙上一看,大城堡里盖起了许许多多的小城堡。而城墙只剩裸露的墙体,断壁残垣使古堡城墙面目全非。
但是,城堡大门仍然保存完好,拱门上方的砖雕依稀可见。许堡古堡是明朝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为明长城的配套工程。城门开关有时间限制,专人看管,只要城门一闭,人畜便无法出入堡内。但是,为了方便堡内居民进出,城墙在上世纪已经被打开了多个豁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