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卫生事业

家乡区县: 滨州市滨城区

8卫生事业
截止2008年底,全县共有二级医院3家、镇办卫生院14家、民营医院5家、农村中心卫生室267处、一般卫生室35处、专业站所5个;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269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中级职称82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1人,本科学历493人、专科学历515人,村级卫生技术人员1369人;2008年开放床位1263张,共完成门诊人次781685人、入院人次33768人、业务收入27760万元;2008年全县参合农民570154人,参合率达98.02%。筹集新农合基金4447.20万元。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4620万元,享受住院和门诊补偿34.46万人次,有298人补偿达到1万元以上。

邹平县人民医院

多种渠道筹资加大对县级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重点专科建设成绩突出,县中医院肿瘤科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并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心内科为市级名科、县人民医院骨外科为市级名科。三家二级医院在全市各项考核中都名列前茅。2008年7月15日,省政府副省长王随莲率省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负责人一行来我县视察指导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王随莲副省长对我县大力推行“三制六统一”为主要内容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农村卫生普惠工程和公开招聘医疗本科生到镇办卫生院工作,充实医疗队伍等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我县新农合工作开展得非常扎实,有创新、有特色,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

2008年11月6日,省卫生厅副厅长李仲军对我县新农合工作进行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2005年实施了以“三制六统一”为内容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巩固了村级卫生服务网络,拓宽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使村级医疗机构走上了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2006年县政府下发了《关于镇村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至2008年9月,全县累计投入4234.9万元,全部完成14处镇办卫生院、226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122处村卫生室建设改造任务,新建、改建业务用房63368平方米,更新X光机、B超等设备51台件,购置救护车10辆,为群众提供了一个整洁、舒适、规范、有序的就医环境;2007年和2008年,我县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研究生、52名本科生、40名护理人员充实到县、镇两级医疗卫生单位,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生机;2008年实施以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为主要内容、以实施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卫生普惠工程,通过考试、考核,选聘972名责任医生,为全县62.4万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起家庭健康档案18.2万份,查体率和建档率均为100%,对5个试点镇(办)的农民上门随访,提供家庭保健医生式公共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普惠工程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全县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经过以上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县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

游梅梅(2014-11-1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