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华胥,也称华胥氏 ,是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华胥国位于西安蓝田华胥镇。风姓,伏羲之母。相传风华胥踩雷神脚印,有感而受孕,《三坟》载:燧人氏与华胥氏生伏羲。古往今来,上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子伏羲的故事。在中国解放初期,多位朴素主义学者相信,华胥氏的历史比黄帝还要远得多。华胥国的传统服饰为长袍,即国服、华服,后来发展成为具有长袍特点的汉服,也与华胥国有关。
神话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早期的唯心世界观,以纪念族群中做过特别重大贡献的部落群体和首领。越朴实的神话,还原的早期先民生活和思想就越可信,当然那些神仙法术与魔力无边是为了渲染传说,没有人会当 真的。
早期的神话因为后来封建统治阶级和教廷的删改,很多都难逃面目全非的命运,最主要的例子,就是我们中国神话,这也是为什么任何一个传说在中国好些地方会有不同的版本。统治阶级会按照他们的意愿和想法来任意篡改神话的内容,以达到符合他们的统治口味。
传说:
远古时期,中国有一个华胥国,国内有个大湖泊名叫雷泽,是雷神居住的地方。雷泽两岸为雷河,华胥国的人民都聚居在雷河两岸。那时的雷神是一个人,当他不顺心时,雷河上就浊浪滚滚,汹涌起伏。要是雷神震怒时,河水更猛烈。人们没有办法,华胥国有个华胥姑娘就去雷神殿堂找雷神评理,她的胆大和直率感动了雷神,但雷神让华胥姑娘嫁给他,为了华胥国的安危,华胥姑娘答应嫁给了雷神。一年以后,华胥姑娘给雷神生了个儿子,雷神非常高兴,脾气也越来越好,从此雷神只在农时节气打雷闪电,行云布雨。于是雷河两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雷神的表现应了中国那句古语:“人逢喜事精神爽。”华胥想念家乡,把儿子放在葫芦上顺水而下,让他乘葫芦回华胥国,他的姥姥看见他乘葫芦而来,因此给这个外孙取名伏羲,按华胥国方言,伏羲与葫芦谐音。交给伏羲姨母高妣与觑干子夫妻抚养,伏羲从小和表妹女娲在一起,伏羲长大后,看见蜘蛛织网发明了网,在水里可以捕鱼,在林中可以捕鸟。因发明熟食,庖厨舍饲,烹饪牲牺,人们称他为包羲,意为他是最好的厨师。伏羲想念母亲,就在都广天梯登建木上天庭看望母亲华胥。天帝听了雷神的禀告,就封伏羲为华胥国国君,人间之王。也就是五氏之一,三皇之首。
记载:
《山海经·海内南经》: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若缨、黄蛇。其叶如罗,其实如栾,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山海经·海内经》:有木,青叶紫茎,玄黄华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之爰过,黄帝所为。
词牌名:
华胥引调,见宋周邦彦《清真集》。调名出自《列子》:“黄帝昼寝,梦游华胥之国”。此调为双调。前片九句,后片八句,共八十六字。前片第三、五、七、九句和后片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均用仄声韵
1.华胥引
宋·方千里
长亭无数,羁客将归,故园换叶。
乳鸭随波,轻苹满渚时共唼。
接眼春色何穷,更橹声伊轧。
思忆前欢,未言心已愁怯。
欺鬓吴霜。
恨星星、又还盈镊。
锦纹鱼素,那堪重翻再阅。
粉指香痕依旧,在绣裳鸳箧。
多少相思,皱成眉上千叠。
2.华胥引
宋·周邦彦
川原澄映,烟月冥濛,去舟如叶。
岸足沙平,蒲根水冷留雁唼。
别有孤角吟秋,对晓风呜轧。
红日三竿,醉头扶起还怯。
离思相萦,渐看看、鬓丝堪镊。
舞衫歌扇,何人轻怜细阅。
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笺盈箧,
愁剪灯花,夜来和泪双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