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大的问题还是体制,如果要把他做起来,面临两大问题,第一,资源是不是可以整合,第二,经营者,也就是管理层的利益,是不是可以紧紧地捆在一起。我们现在的麻烦在于,广电是一个行政型事业单位,同时又是一个企业,又面临竞争。
——欧阳常林语
上海考察之后,欧阳常林回到北京拍电视剧去了。《六个梦》正处于关键阶段,他又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不在拍摄现场,他吃不好饭也睡不好觉。何况,他根本没有想过参加竞聘。
欧阳常林说:“当时,我确实没有想过回来,只想将现在的公司一直搞下去。因为公司已经搞顺了,发展势头很好,最艰难的创业期已经过了。我们在大陆同台湾合作是最早的,加上琼瑶又非常信任我。”如果我们揣测一下欧阳常林的心理,可能还有另一个他没有说出的原因。他的职位是对外部副主任,一个科级干部,经视台是正处级。他如果参加台长竞聘,在一个论资排辈的行政机构,有点不切实际。话说回来,如果去竞聘副职,欧阳常林大概也不会乐意。
后来欧阳常林当上了经视台的台长,这是事实。为什么选定了欧阳常林?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有必要对欧阳常林进行一番介绍。
许多人最先知道欧阳常林的名字,是通过琼瑶的自传。
琼瑶在自传中写到第一次返回大陆探亲,第一站到北京,第二站到武汉,在长江大酒店,被从湖南赶来的欧阳常林拦住了。拦住琼瑶的欧阳常林因为采访要求被婉拒,多少带点愠意,用硬闯的方式见了面,问话也丝毫不客气。他说:“你既然到了湖北,为什么对你的家乡过门而不入?”在琼瑶明确表示不回湖南之后,他又表示,能不能通过电视对家乡人说几句话,这个要求仍然被拒绝。此时的欧阳常林,大概觉得采访完全失败了,也就没有了顾忌,颇有点咄咄逼人地说:“我们湖南人,因为有你这样一个同乡,大家都感到非常骄傲。这次你回大陆探亲,居然跳过了湖南,这使我们太失望了!难道你对你自己的故乡,没有亲情,没有怀念吗?”
结果,他们几乎是吵了一架。琼瑶仍然拒绝回湖南,也拒绝采访。
欧阳常林并没有知难而退。第二天,他竟然一大早就跟上了琼瑶的队伍,甚至当起了搬运工,后来更是买票上船,要随琼瑶游长江。不过,他身上的钱,仅仅只够买到沙市,然后不得不赶回湖南,又从湖南先一步到了琼瑶的下一个落脚点桂林。
在文章中,琼瑶无数次提到“湖南骡子”,指的是湖南人的倔犟。
若要论这一特点,欧阳常林身上极为突出,办任何事,他都有一股子倔劲,不达目的,誓不言弃。此时的欧阳常林,只是湖南电视台对外部的一名普通记者,也正因为他的这种倔犟,从此和琼瑶成了忘年交。
倔犟还有另一种说词,那就是执着。琼瑶对欧阳常林性格的把握是极其准确的,这确实是一个少见的执着人。文革开始时,他才只是一个初中生,后来招工进了广播设备厂当工人,此人极其好学爱钻研。当时,他的师傅是湖南电视台常务副台长何共淮的夫人,而何共淮是湖南新闻界的一个著名人物。欧阳常林知道这事后,常常往何共淮家跑,拜他为师学新闻写作。何共淮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倔犟而且有才气,便将他招进电视台当记者。当时的湖南电视台整体学历不高,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没有几个。为了提高电视台的整体学历水平,厅里决定送一大批人前往大学深造,欧阳常林、汪炳文等人,都是这一批获得机会。欧阳常林进的是武汉大学新闻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