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荡,史前文明迁徙路上的“驿站”

家乡区县: 江苏省兴化市

芦苇荡中发现了古遗址?四千年前这里确有人住过

这里的水清而纯,清晰可见鱼虾浮游;苇深似海,可闻芦花阵阵飘香。这里就是林湖乡戴家舍村南的一片原生态芦苇滩。

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南荡,烟波浩淼,蒹葭苍苍,水面上不时可见船家荡一叶扁舟,远处农家袅袅升起的炊烟,让人感觉仿佛这里四千年来从未改变过。

然而,1991年的一天,这里沉寂了数千年的宁静却无意中被打破了。

那一年,戴家舍村为了改湖荡为农田,决定在南荡中部开一条河道。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村民的铁锹、锄头下却不时地挖到许多鹿角、动物骨骼和陶片。随着发掘的深入,村民挖出的“宝贝”越来越多。

是年,时任乡通讯员的吴斌在《文汇报》上发表的一篇报道,引起了考古专家的关注。

此后,兴化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扬州市博物馆先后在南荡做过多次调查,并于1992年10月至12月在南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由于当年南荡遗址在发掘时仍淹没在水下,考古专家们将发掘区选择在了生产河的河堤上,共计开挖探方8个。后来,等到水稍微退去后,又在芦荡中间进行了钻探,发现了1条灰坑,于是又开挖了1个探方。9个探方共计面积为175平方米。

令考古专家不解的是,南荡遗址的文化堆积十分特殊,有的地方表土层下有文化层,有的地方表土层下,却是从未有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生土”。

经过探测,考古专家发现,在该生产河以西呈小片状文化层的分布范围达2万多平方米。生产河以东以北原先与河西连成一片,也应有文化层分布。但因当时放养珍珠蚌,积水达1米。所以专家没有对该区域进一步探测。据估计,遗址整个面积可达10万平方米左右。

这说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在地处海湾边的南荡中从事生产劳动、繁衍生息了。

作为兴化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南荡遗址的出现把兴化人文溯源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1992年,兴化市人民ZF将南荡确定为“南荡古文化遗址”。

2007年,南荡古文化遗址被列为“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

枫紫(2014-11-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