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历史名将贾复
王莽末,为县椽。时下江、新市兵起,贾复聚众数百人于羽山,自号将军。更始立,乃将其众归汉中王刘嘉以为校尉。贾复闻更始政乱,诸将放纵,劝刘嘉为汉室中兴早作打算,刘嘉曰:“卿言大,非我任也。”大司马刘公(刘秀)在河北,必能相施,第持我书往。贾复遂辞刘嘉,北渡河北,寻刘秀于柏人,由邓禹引见,刘秀奇之,邓禹称贾复有将帅气节,于是署贾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光武刘秀至信都,以贾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阵坚不却。光武叫贾复饭后再战,贾复曰先破敌然后吃饭,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即败走。众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贾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我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贾复伤寻愈,追汉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贾复居前,击邺贼,破之。光武即位,拜执金吾(管京城治安的官),封冠军侯。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时南方未平,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贾复率然请击郾。帝喜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遂令贾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津击郾,连破之,月余,郾王尹尊降,尽定其地。引东击更始淮阳太守暴泛,泛降,属县悉定。进而南击召陵、新息平定之。明年春,迁左将军,别击赤眉于新城、渑池间,连破之。而后与帝会宜阳,降赤眉。贾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贾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贾复少方面之勋。诸将论功自伐,贾复未尝有言。帝即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封胶东侯,贾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乃与高密侯邓禹,剽甲兵,敦儒术,帝然之,遂以列侯归第阖门养威重。后由朱祐等推荐贾复宜为宰相,帝命与国家参议大事。建武三十一年(公元55年)卒,谥曰刚侯。
自东汉建武二年,在一次军事议论会上,光武说:“郾最强,宛次之”,贾复主动请求击郾,遂率军降郾至今已有1970余年了。其间,贾复这位兴汉之佐、忠君爱国、除暴安民、英勇善战、屡建奇功的英雄,受到国人的敬爱,其功勋万民崇拜,被后人称为东汉二十八宿之一。贾复的智勇被视为民族精神,国家财富,《后汉书》有传。特别是贾复击郾浴血奋战过的贾复城城乡,净肠河畔,长期在其精神感照下,人杰地灵,宝货兴发,文化昌盛。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贾复文化,有关贾复的传说故事代代传颂,妇孺皆知,地名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鉴证,有关贾复的地名布满城乡,这是宝丰历史文化独有特色的文化现象,现略述于后。
一、贾复城,亦称金吾城,即今宝丰县城。建武元年,贾复拜执金吾,封冠军侯。建武二年授命率军南击郾王尹尊,在颖川郡父城县汝沙之间滶水与桓水会合之处,筑城练兵进击郾王,并在此于郾王大将王陵相遇,大战王陵。此城后因贾复始建,史称贾复城,又因贾复筑城时官为执金吾,故亦称金吾城。著名的地理书《水经注》载:“滶水东入父城县,与桓水会,水出鲁阳北山。水有二源奇寻于贾复城,合为一渎,径贾复城北,复南击郾所筑也。”
二、交马岭。丘岭名。位于宝丰县城东7.5公里处,坐落于岭旁的村庄名交马岭村。世传,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曾在此激战,故名交马岭。
三、净肠河。此河流经县境中部,至县城西北角,经城北关东去,全长42公里,古称桓水。相传,当年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于城东北交战,贾复受伤,腹破肠出,复以河水洗肠,纳入腹后,跃马再战,遂斩陵首。后人称,洗肠处为净肠河,现把全河定名为净肠河。
四、红土岭。丘岭名,位于县城北部偏东,距城约三里处,有一孤丘,因其土略红俗称红土岭。传说当年贾复与郾王部将王陵激战时,王陵被斩于此,土色为陵血所染。因此,该岭命曰红土岭。
五、射箭台。宝丰城南2.5公里笔山主峰上,有一土台,明末时此台高约9米,宽约30米。历经沧桑,现在土台高仅2米,宽不过13米左右。据清乾《宝丰县志·艺文志》载:“邑人传说刚侯登此北射,自卜宅兆,今刚侯墓即其矢之所至。”据民间更多的传说是此处为贾复操练兵马的场所,众兵将在此习箭比武,所以叫射箭台。
六、刚侯墓。俗称贾复坟,位于城内西南隅,今共和街与维新街夹角处,原有一约4亩的大坑,俗称大寺坑,东西长、石砌边,南边靠街。坑北岸正中,原有一堵高大的照壁,上书“汉刚侯墓”4个大字。壁后有一大冢高7米,占地2890平方米,即刚侯墓,俗称贾复坟,为贾复衣冠冢。四周苍松翠柏,碑碣有序,十分壮观。墓现已无存,但它的形象仍留在邑志和邑人心上。
七、龙亭。位于贾复坟东侧,大寺坑东北角处,原有龙亭一座,供奉万岁圣牌,每至元旦、冬至节令,各官朝拜于此。相传,龙亭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给贾复吊孝时曾住过的地方,坐处还有龙敦呢,至今邑民间还有大寺坑的蛤蟆不在坑东头叫的传说流传。
八、胶东候祠。俗称贾复亩。位于城西北隅民治街(俗称北拐)北端正中,系乾隆六年知县马格重建。庙院高出地面约2米有余,大殿3间,殿内原供奉有贾复塑像,院内苍松翠柏,碑碣适中,庙不大但布局合理,分外伟严。现除庙堂和院落尚存外,皆无存。
九、东侯街。即县城西大街,该街西端路北有一南北巷,北端居中有高出街面五尺余的贾复庙,亦称东侯庙,故清朝初年称西大街为东侯街,后改称西大街。
贾复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引,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少好习《尚书》。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任都护将军。刘秀即位,任执金吾,封胶东侯。临阵身先士卒,屡受重创。晚年退居私第,仍参议国家大事。
历史评价
纵横疆场,英勇善战,临敌深入,奋不顾身,且刚毅方直,有功不伐,注重晚节,养其威重,虽因国家惜才,缺少方面之勋,但深得光武嘉赏,侧名云台,不亦宜乎!
将相之器贾复
因邓禹得召见。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复马羸,光武解左骖以赐之,曰:“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
及复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建武二年,益封穰、朝阳二县。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
十三年,定封胶东侯。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惟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卒,谥曰刚侯。(选自《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